虚拟现实教育应用:追求身心一体的教育——从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学术周”说起
本文关键词:虚拟现实教育应用:追求身心一体的教育——从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学术周”说起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现实 VR 增强现实 AR 具身认知 经验学习 教育媒体 教育应用 教育功能
【摘要】:虚拟现实(VR)涵盖了增强现实(AR)、沉浸式VR(头显式和CAVE)、桌面VR等系列技术与产品。2016年被称为"VR元年"。虽然VR产业目前还不成熟,亟待标准化,但全球教育技术领域正密切关注其发展与教育应用。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3月17—24日举办了"2016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学术周’"。学术周安排了三次讲座,分别从VR增强学习体验、AR技术与用户体验设计、VR教育平台设计角度审视了VR教育应用。学术周为参观者提供了VR教育资源、创作工具和消费级沉浸式VR设备三类体验产品。参与观察表明:儿童在VR世界中的轻松自如与创作热情令人惊叹。理论分析表明:VR作为机器,应定位于和人类教师协同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机会;VR作为教学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强化媒体,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具身认知观确立了身体和体验在认知与学习过程中的合法地位,奠定了VR教育应用的学理基础;经验学习理论强调获得经验不等于有效学习,要提供反思经验的机会。VR教育应用案例的分析表明,VR有七大教育功能:体验、探究、训练、矫正、交流、创作与游戏。VR具备重塑教育的潜力,但VR大范围变革教育的路还很长。本文建议利益相关者协同推进,政府应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VR教育应用实证研究体系;研究机构应积极整合资源,开展高生态效度的基础研究;产业需尊重教育规律,重视VR世界中师生的自主性;学校和教师应成为专家学习者,从教育角度思考、尝试VR应用。以典型案例为依托,发展VR学科教学法是推动VR教育应用的基本路径。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
【关键词】: 虚拟现实 VR 增强现实 AR 具身认知 经验学习 教育媒体 教育应用 教育功能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的出现比个人计算机还要早。1968年,伊万·萨瑟兰(IvanSutherland)制造出了第一个头戴式显示系统[1],而第一台个人计算机Altair 8800的问世则是在七年之后[2]。我国VR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领域。[3]在个人计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雅杰;简评《网络教育应用教程》[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5期
2 李鸿科;雷体南;;我国网络教育应用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软件导刊;2005年07期
3 ;2011年《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报》征稿启事[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2期
4 甘茂华;;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探究[J];职业时空;2011年01期
5 王萍;;3D打印及其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08期
6 王吉庆;;各国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01期
7 徐建有;;职业教育应用云技术的三个层面[J];江苏教育;2013年36期
8 李艳;;大数据教育应用且行且思[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4期
9 吴向东;;微博的教育应用价值[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07期
10 王金柱;;力学的教育应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翁宗琮;;AR.Drone四轴飞行器及其教育应用[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王峻京;;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育应用平台建设[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吴萍;浪潮 打通教育应用壁垒[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五步分解教育应用[N];网络世界;2003年
3 通讯员 刘静;我市教育信息化应用获中省奖励[N];汉中日报;2006年
4 高琼林 罗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落户龙湾[N];温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黄蔚 实习生 黄建华;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N];中国教育报;2014年
6 眉山市政协机关党委书记 刘忠义;群众路线教育应用心用情[N];四川政协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晓晶;“慕课”在英国中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纪玉锋;基于Andriod的高校教育应用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香玉;国际ICT教育应用有效性指标研究及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洁;电子游戏的时空描述[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3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96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