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德国教育历史人类学的形成与方法论突破

发布时间:2017-10-07 21:08

  本文关键词:德国教育历史人类学的形成与方法论突破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历史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 方法论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教育人类学通过教育历史人类学实现了转向与重建,从追求固定标准的方法论转向关注历史性和变化性的方法论(即"双重历史"),以此探究人类形象的演变过程,转变德国传统教育人类学以固定单一的人类形象作为标准的做法,思考"教育中人的形象"在历史演变和现实中的复杂多样,形成与此相应的研究方法论。教育历史人类学对传统主题予以时代新塑,确定多层次分析单位,改变教育人类学的传统思维方式并更新研究方法。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教育历史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 方法论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责任研究”(项目编号:AAA150009)
【分类号】:G40-056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教育人类学在经汉语层面理解该词,本文将其译为“教育历史人历了短暂沉寂之后,开始繁荣起来。在这一时期,类学”。将历史人类学引入到教育人类学中,形德国人类学研究中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历史人类学成教育历史人类学研究,与柏林自由大学跨学科研究潮流,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欢欢;;浅谈历史人类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2 韦恒聪;;历史人类学的兴起[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杨庭硕;;从文化人类学到历史人类学[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04期

4 ;“区域·族群·国家:历史人类学的视野、方法与论述”学术研讨会在黄山召开[J];学术月刊;2012年09期

5 E·勒胡瓦拉杜里,许明龙;事件史、历史人类学及其他[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6 蓝达居;历史人类学简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卡罗林·布莱特尔 ,徐鲁亚;资料堆中的田野工作——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J];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8 朱和双,李金莲;探寻逝去的生活方式:历史人类学散论[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9 彭兆荣;边界的空隙:一个历史人类学的场域[J];思想战线;2004年01期

10 山兰;《历史人类学学刊》创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应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及意义(提要)[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宋光宇;;礁溪风华录——台湾宜兰县礁溪乡的历史人类学考察[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3 刘琪;;流动性与多样性——对云南德钦县的历史人类学考察[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4 王天鹏;;逃离与攀附:从“文化界定历史”论畲族与客家的形成和“土客”之争[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5 王媛;曹树基;;民居研究中的历史人类学方法与社会史视角之新探索——以松阳县石仓村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伟民;历史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典范[N];光明日报;2005年

2 刘海涛;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发展状况[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张小也;让理论从田野出发[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萧凤霞 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跨越时空: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蔡红华;马克思是人类学家吗[N];光明日报;2014年

6 中国政法大学 张小也;文献与田野:两个方法的辩论[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 韩f;历史人类学的缘起[N];文汇报;2011年

8 杜博思(Thomas David DuBois) 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从“局外人”到“局内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王明珂 台湾中兴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游移于边缘、边界的田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郑成林;立足本土 回归整体:二十世纪澳门商业文明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应峰;中国式抵抗:高密阻路运动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899-1900)[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斯;中国社会史的一种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玲玲;历史人类学视角下托马斯·贝恩哈特长篇小说《石灰厂》中现代艺术家的生存与恐惧[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徐庆红;闽东聚落社会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0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990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8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