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青少年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的重要群体。该文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的角度界定了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行为习惯、情绪情感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基于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是已有心理行为发展水平与互联网自身特性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理论假设,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详细探讨了589名青少年(中学生)的PIU的影响因素。通过时间透视、应对策略、减少伤害性的互联网效能感、积极同伴卷入、适度父母卷入、网络(使用)总量、功能分数的界定与测量,该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和数据后发现下列路径对PIU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现在定向→PIU;现在定向→发泄→PIU;现在定向→问题解决→PIU;现在定向→同伴卷入→PIU;现在定向→同伴卷入→功能分数→PIU;未来定向→问题解决→PIU;未来定向→父母卷入→PIU;未来定向→发泄→PIU。同时PIU对发泄也有抑制作用。可以看出,现在定向、未来定向、发泄、问题解决、积极同伴卷入、适度父母卷入对PIU具有较好预测作用。这些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我控制能力与社会资源(社会支持)可能在互联网使用中起到主要作用。最后该文指出了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与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
【关键词】:互联网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时间透视 互联网成瘾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6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6-10
- 一、 研究背景6-8
- 二、 研究意义8-10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10-18
- 一、 互联网使用的心理模型10-12
- 二、 可能影响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变量12-18
- 第三部分 问题提出18-20
- 一、 本研究探讨的问题18-19
- 二、 本研究的研究假设19-20
- 第四部分 研究方法20-27
- 一、 研究步骤20
- 二、 统计工具20-21
- 三、 研究工具21-27
-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27-34
- 一、 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27
- 二、 PIU可能影响因素的分析27-30
- 三、 中介变量的分析30-31
- 四、 结果方程模型变量最终的确定31-34
- 第六部分 讨论34-42
- 一、 人口学变量与PIU34-35
- 二、 时间透视、应对方式与PIU35-38
- 三、 社会资源与PIU38
- 四、 其它变量与PIU38-39
- 五、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39-40
- 六、 本研究的局限性40
- 七、 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40-42
- 第七部分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49
- 后记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寿玉;郭志俊;;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赖华红;从药物成瘾看网络成瘾生化动型之可能[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李宏利,雷雳;中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利华;初中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君;大学生网络交往及其与印象管理、自尊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伍秀敏;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思想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对策[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运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矫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新风;少年儿童互联网使用及与学习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梦玲;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其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佩仪;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肖春光;深圳中学生网络成瘾症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彭阳;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社会风险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唐志红;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及心理风险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5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