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现实和网络情境下人际信任和自我表露的关系:内外倾的调节作用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现实和网络情境下人际信任和自我表露的关系:内外倾的调节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实自我表露到网络自我表露,心理学研究者在此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出生在网络高度普及化的当代青少年而言,网络不仅是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深深影响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状态,拓展了他们自我表露的途径和方式。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青少年现实和网络人际信任为自变量,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的各个维度为因变量,人格的内外倾为调节变量,探讨青少年人际信任与自我表露的关系。本文研究三个主要内容:第一,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的特点和比较;第二,现实/网络人际信任和现实/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第三,内外倾在青少年人际信任和自我表露之间的调节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少年的现实自我表露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现实自我表露的目的性、积极性、深度、诚实度显著高于网络自我表露,现实自我表露的数量显著低于网络自我表露。(2)现实自我表露的数量和诚实度两个维度,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而网络自我表露的各个维度男女生之间无显著差异。(3)高中生在现实自我表露的积极性、深度和诚实度三个维度显著高于初中生,高中生在网络自我表露的积极性也显著高于初中生。(4)青少年的现实人际信任显著高于网络人际信任。现实人际信任与现实自我表露的各个维度之间存在低度到中度的相关,现实人际信任可以解释现实自我表露五个维度的变异从高到底依次是:诚实度积极性目的性深度数量。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自我表露也存在低度到中度的相关,网络人际信任可以解释网络自我表露五个维度的变异从高到底依次是诚实度深度积极性数量目的性。(5)在现实情境下,人际信任对自我表露的目的性、数量和积极性三个维度的解释力,内倾组大于外倾组,在深度和诚实度维度上,外倾组大于内倾组。在网络情境下,人际信任对自我表露的目的性和诚实度的解释力,内倾组大于外倾组,在数量、积极性和深度维度上,外倾组大于内倾组。遗憾的是差异并不显著,原因在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回归方程拟合程度并不高,回归方程解释的变量线性关系并不十分理想。
【关键词】:青少年 自我表露 人际信任 内外倾 调节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前言12-16
- 1.1 研究背景12-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1.2.1 理论意义14-15
- 1.2.2 现实意义15
- 1.3 研究目的15-16
- 2 文献综述16-29
- 2.1 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的比较16-22
- 2.1.1 概念的界定16
- 2.1.2 现实/网络自我表露的评价16-18
- 2.1.3 理论解释18-20
- 2.1.4 影响因素20-22
- 2.2 人际信任和自我表露22-24
- 2.3 内外倾和人际信任24
- 2.4 内外倾和自我表露24-25
- 2.5 问题提出25-29
- 2.5.1 测量工具的局限性25-27
- 2.5.2 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研究结论不一致27-29
- 3 研究一 青少年的现实/网络自我表露的特点29-34
-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29
- 3.2 研究方法29-30
- 3.2.1 被试29
- 3.2.2 研究工具29
- 3.2.3 统计方法29-30
- 3.3 结果分析30-34
- 3.3.1 青少年自我表露的一般性调查分析30-32
- 3.3.2 青少年现实与网络自我表露的差异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32-34
- 4 研究二 青少年现实/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网络自我表露的影响34-37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34
- 4.2. 研究方法34
- 4.2.1 被试34
- 4.2.2 研究工具34
- 4.2.3 统计方法34
- 4.3 结果分析34-37
- 4.3.1 青少年现实和网络人际信任现状34-35
- 4.3.2 青少年现实人际信任与现实自我表露的关系35
- 4.3.3 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35-37
- 5 研究三 现实和网络情境下青少年人际信任和自我表露:内外倾的调节作用37-42
-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37
- 5.2 研究方法37-38
- 5.2.1 被试37
- 5.2.2 研究工具37-38
- 5.2.3 统计方法38
- 5.3 结果分析38-42
- 5.3.1 《内外倾简单调查》的内容效度检验38
- 5.3.2 内外倾与一致性的关系38-39
- 5.3.3 现实/网络人际信任和内外倾的关系39
- 5.3.4 内外倾和现实/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39-40
- 5.3.5 现实和网络情境下人际信任与自我表露:内外倾的调节作用40-42
- 6 讨论42-48
- 6.1 青少年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的比较分析42-44
- 6.1.1 青少年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的结果比较分析42-43
- 6.1.2 青少年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43
- 6.1.3 青少年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分析43-44
- 6.2 人际信任、内外倾和自我表露的关系分析44-46
- 6.2.1 青少年现实和网络情境下人际信任对自我表露的预测作用44-45
- 6.2.2 青少年现实和网络人际信任和内外倾的关系45
- 6.2.3 内外倾和青少年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45
- 6.2.4 内外倾的调节作用45-46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46-48
- 7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7
- 附录1:青少年自我表露调查(问卷一)57-59
- 附录2:内外倾调查的效度检验(问卷二)59-60
- 附录3:青少年网络自我表露调查(问卷三)60-61
- 附录4: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调查(问卷四)61-62
- 附录5:青少年现实自我表露调查(问卷五)62-63
- 附录6:青少年现实人际信任调查(问卷六)63-6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64-65
- 后记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翔,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罗任;周茜;谢海燕;;广州市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分析[J];中国校医;2006年04期
4 杨昭宁;贾蕊;陈祥丽;;高中生自尊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5 孔繁昌;周宗奎;;青少年人际信任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Z1期
6 李妍;贾林祥;;从传统文化视角看中国人的人际信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刘海珍;张鹤;;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8 郝明亮;;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调研与分析[J];现代交际;2010年05期
9 张鹤;刘海珍;;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成因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许振兴;;贫困大学生人际信任危机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王沛;;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魏晓娅;;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晔;刘华山;;学生信任问卷的编制及试用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康廷虎;白学军;;任务风险对信任游戏中个体人际信任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孙雅娜;王滨;罗伟;张改叶;李志海;;咨询深度问卷的编制以及其与人际信任、自我表露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孙群;姚本先;;大学生安全感、人际信任及其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孔繁昌;周宗奎;;12~19岁青少年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小文;姚本先;周宵;;中学生依恋及其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胡丹凤;侯天卉;;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王卉;谢亚静;刘华山;;人际信任、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董妍;情绪影响人际信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黄陵东;人际信任是社会信任的微观基础[N];福建日报;2006年
3 丁宁;理解 沟通 求助[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罗书伟 陈旭;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构建[N];人民日报;2014年
5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 窦东徽;经济学让人变得“更好”还是“更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曹英 张琴琴;“人际信任”破题小企业融资难[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7 调查执行 朱恩青 甄林萍 指导老师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小章;我凭什么相信你[N];浙江日报;2005年
8 龙丽达;对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问题的思考[N];吉林日报;2014年
9 徐永健;重视人际信任对构建微贷市场信用关系的创新作用[N];金融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罗书伟;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初浩楠;中国文化环境下企业人际信任及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婷;大学生人际信任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咏梅;青少年依恋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张杨;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郝江丽;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于宏飞;青少年依恋倾向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6 贺爱彦;孤儿人际信任的内隐特性及干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凤英;儿童虐待对戒毒动机、人际信任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D];西南大学;2015年
8 李芹;微信用户分享动机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刘颖敏;陌生人社会中网络人际信任的形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10 刘艳;女性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现实和网络情境下人际信任和自我表露的关系:内外倾的调节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5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