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归因方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20:07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归因方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抑郁(depression)是指个体生活中出现的持续性的失落、悲伤、无望等心理体验,是个体常见的一种情绪体验。抑郁常常会导致个体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心理状态以及行为反应等,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自伤或自杀。近年来,自杀的大学生人数在不断上升。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严重的疾病负担、残疾和死亡的第二原因。抑郁的产生涉及生理、心理、行为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与许多情绪体验(如焦虑等)相伴而生。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多个学派都将这一情绪体验作为重点阐述对象,抑郁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归因方式(attributional style)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有许多研究都发现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容易使个体出现抑郁情绪,继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由于大学生所处时期的特殊性,面临压力的多样性,大学生认知的片面性,都导致部分大学生面对客观事件时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使得他们在面对成功时体会不到自豪感,面对失败时体验到无望感,对自己缺乏信心,对成就缺乏渴望,表现出抑郁情绪,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的情况。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抑郁、焦虑的现状与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长江大学在读本科生33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归因方式问卷(ASQ),状态抑郁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回收问卷317份,剔除无效问卷12份,有效回收率为92.4%。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负性事件归因(t=3.462,p0.01)、归因稳定(t=1.993,p0.05)以及归因普遍(t=3.314,p0.01)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并且男生在负性事件归因上比女生归因要消极,在归因稳定维度上,男生偏向稳定归因,在归因普遍性上,男生偏向于普遍归因。不同焦虑分组的大学生在正性事件归因得分上具有显著差异(F=5.535,p0.01),低焦虑组和正常焦虑组的大学生比高焦虑组大学生采用的归因方式更积极; (2)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抑郁检出率,抑郁检出率为41.3%,其中可能有抑郁的学生占15.4%,肯定有抑郁的学生占10.8%,严重抑郁的占15.1%。单项分析中,大学生的抑郁症状主要有烦恼、苦恼、自卑感、注意障碍、情绪低沉、乏力、绝望感、睡眠障碍、无愉悦感、言语减少、孤独感、空虚感、忧愁、能力丧失。 在差异分析中,不同性别大学生抑郁单项得分中,食欲减退(t=-2.041,p0.05)、言语减少(t=3.44,p0.01)、空虚感(t=2.631,p0.01)和被憎恶感(t=2.664,p0.01)四项具有显著差异,并且除食欲减退单项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外,其余三项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注意障碍(F=2.757,p0.05)、害怕感(F=2.990,p0.05)、睡眠障碍(F=3.298,p0.05)和 被憎恶感(F=5.237,p0.01)四项上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LSD事后多重分析结果显示:在注意障碍单项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在害怕感单项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在睡眠障碍单项上,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在被憎恶感单项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不同独生情况的大学生在食欲减退(t=2.429,p0.05)一项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在食欲减退(F=3.245,p0.05)和能力丧失(F=3.570,p0.05)两项上具有显著差异,LSD事后多重分析表明在食欲减退单项上城市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更加严重,在能力丧失单项上城镇大学生比城市和农村大学生都严重。不同恋爱情况的大学生在忧愁(t=-2.349,p0.05)单项上具有显著差异,恋爱大学生比没有恋爱大学生忧愁得分要低。不同焦虑分组的大学生在其抑郁总分(F=65.714,p0.01)上具有显著差异,LSD多重事后分析结果显示,低焦虑组的大学生抑郁得分显著低于正常组和高焦虑组,正常组大学生抑郁总分显著低于高焦虑组。 (3)大学生的焦虑得分与全国常模具有显著差异,并且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9.496,p0.001)。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焦虑总分(F=4.129,p0.01)上具有显著差异,大一学生的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大二学生,大三学生的焦虑得分也明显高于大二学生。 (4)大学生在正性事件归因(r=-0.205,p0.01)、归因内外(r=-0.119,p0.05)、正性归因内外(r=-0.227,p0.01)、正性归因稳定(r=-0.151,p0.01)维度与抑郁总分具有显著负相关;在负性事件归因(r=0.169,p0.01)、负性归因稳定(r=0.124,p0.05)、负性归因普遍(r=0.174,p0.01)维度与抑郁总分具有显著正相关。 (5)大学生正性事件归因(r=-0.205,p0.01)、正性归因内外(r=-0.194,p0.01)、正性归因稳定(r=0.219,p0.01)维度与焦虑总分具有显著负相关。 (6)大学生抑郁总分与焦虑总分具有显著正相关(r=0.669,p0.01)。 (7)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焦虑对抑郁的回归研究,显示焦虑总分、正性事件归因、负性事件归因和正性归因稳定维度最终进入回归方程。四个变量的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484,可以联合预测抑郁48.4%的变异量。正性事件归因(β=-0.254)对抑郁有负向预测力,焦虑总分(β=0.639)、负性事件归因(β=0.167)和正性归因稳定(β=0.153)维度对抑郁有正向预测力。
【关键词】:大学生 归因方式 抑郁 焦虑 相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引言12-13
- 第2章 文献综述13-24
- 2.1 归因方式的研究综述13-16
- 2.1.1 归因方式的概念13
- 2.1.2 归因理论13-14
- 2.1.3 归因方式的测量14-15
- 2.1.4 国内外对归因方式的研究15-16
- 2.2 抑郁的研究综述16-19
- 2.2.1 抑郁的界定及分类16-17
- 2.2.2 抑郁的理论17-18
- 2.2.3 抑郁的测量18-19
- 2.2.4 有关抑郁的国内外研究19
- 2.3 焦虑的研究综述19-22
- 2.3.1 焦虑的界定19-20
- 2.3.2 焦虑的理论20
- 2.3.3 焦虑的测量20-21
- 2.3.4 有关焦虑的国内外研究21-22
- 2.4 有关归因方式与抑郁、焦虑的相关研究22-24
- 2.4.1 归因方式与抑郁的研究22
- 2.4.2 归因方式与焦虑的研究22-24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意义24-26
- 3.1 研究假设24
- 3.2 研究意义24-26
- 3.2.1 理论意义24-25
- 3.2.2 实践意义25-26
- 第4章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26-29
- 4.1 研究对象26
- 4.2 研究工具26-28
- 4.3 施测过程28
- 4.4 统计处理28-29
- 第5章 研究结果29-45
- 5.1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现状及特点29-31
- 5.1.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29
- 5.1.2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29
- 5.1.3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29-30
- 5.1.4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30
- 5.1.5 不同独生情况的大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30
- 5.1.6 不同恋爱情况的大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30-31
- 5.1.7 不同焦虑分组的大学生归因方式的差异31
- 5.2 大学生抑郁现状及特点31-39
- 5.2.1 大学生抑郁分布情况31-33
- 5.2.2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抑郁得分的差异33-34
- 5.2.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抑郁得分的差异34-35
- 5.2.4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抑郁得分的差异35-36
- 5.2.5 不同独生情况的大学生抑郁得分的差异36-37
- 5.2.6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抑郁得分的差异37-38
- 5.2.7 不同恋爱情况的大学生抑郁得分的差异38-39
- 5.2.8 不同焦虑分组的大学生抑郁总分的差异39
- 5.3 大学生焦虑的现状及特点39-42
- 5.3.1 与全国常模比较39-40
- 5.3.2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焦虑得分的差异40
- 5.3.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焦虑得分的差异40-41
- 5.3.4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焦虑得分的差异41
- 5.3.5 不同独生情况的大学生焦虑得分的差异41
- 5.3.6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焦虑得分的差异41-42
- 5.3.7 不同恋爱情况的大学生焦虑得分的差异42
- 5.4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抑郁状态的相关研究42-43
- 5.4.1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抑郁的总体相关42
- 5.4.2 大学生归因方式各维度与抑郁总分的相关42-43
- 5.5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焦虑状态的相关研究43-44
- 5.5.1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焦虑状态的总体相关43
- 5.5.2 大学生归因方式各维度与焦虑总分的相关43-44
- 5.6 大学生抑郁与焦虑的相关研究44
- 5.7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焦虑对抑郁的回归分析44-45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45-51
- 6.1 大学生归因方式、抑郁、焦虑的现状与特点45-47
- 6.1.1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现状与特点45
- 6.1.2 大学生抑郁的现状与特点45-47
- 6.1.3 大学生焦虑的现状与特点47
- 6.2 大学生归因方式、抑郁、焦虑的相关研究47-48
- 6.2.1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抑郁的相关研究47
- 6.2.2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47-48
- 6.2.3 大学生抑郁与焦虑的相关研究48
- 6.3 大学生归因方式、焦虑对抑郁的回归分析48
- 6.4 研究结论48-51
- 第7章 教育建议与研究展望51-53
- 7.1 教育建议51-52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一58-62
- 附录二62-64
- 附录三64-66
- 个人简介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慧,严进,王志红,刘涛生,罗跃嘉;大学生考试应激源下焦虑、抑郁情绪的状态调查[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曹新美,郭德俊;大学生对考试的认识与抑郁和归因风格的相关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杨美荣;杜君;王晓一;;大学生与同龄社会青年抑郁情绪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4 华颖;;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5期
5 孙煜明,雨田;策略原因在归因模式中的作用试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屈智勇;张秀兰;;中西部大学生抑郁现状、人群特征及干预效果[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王祖惕;孙琳;麦萍;揭水平;柴晓荣;万琼;;江汉大学学生抑郁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7期
8 张雨新,王燕;归因方式和抑郁[J];心理学报;1989年02期
9 冯正直,张大均;抑郁与脑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3期
10 郭文斌,姚树桥,蚁金瑶,彭纯子,杨碧秀;归因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归因方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5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