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青年虚拟社会化异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0 22:41
  本文尝试从信息化社会的视角,研究青年这一特殊群体在虚拟空间的社会化异化现象,以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异化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识论、实践观、主体性思想等为理论基础,将虚拟社会化交往分为人与人的直接虚拟交往、人通过交换物实现的虚拟交往、人通过交换信息实现的虚拟交往三大类,并定义了青年虚拟社会化异化的概念,即人们在虚拟空间中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和虚拟化的实在为媒介进行社会化时,因为过于依赖虚拟,过度沉迷虚拟社会化,加之虚拟空间先天的诱惑特性和虚拟空间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性弱化,主体沦为客体,使得原本作为现实社会化的补充形式的虚拟社会化,在一部分青年那里成了现实社会化的替代品,虚拟媒介反而变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站在人的对立面,人受到虚拟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青年虚拟社会化过程中的认识矛盾、心态矛盾、伦理矛盾等认识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风气和舆论导向失范、虚拟成瘾造成诚信缺失和信任危机、虚拟犯罪等行为问题。本文还分析了青年虚拟社会化异化的原因:即作为基础因素的虚拟化的技术特征、作为主体因素的青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和作为环境因素的教育监管缺失,并从青年虚拟社会化与现实社...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虚拟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
    二、虚拟社会化
    三、青年的虚拟社会化
第二章 青年虚拟社会化及其异化
    一、虚拟社会化异化
    二、青年虚拟社会化异化特点
    三、青年虚拟社会化的认识问题
    四、青年虚拟社会化的行为问题
第三章 青年虚拟社会化异化归因
    一、虚拟的技术特性是基础因素
    二、青年主体性较弱是根本因素
    三、教育和监管的缺失是环境因素
    四、青年虚拟社会化异化的哲学思考
第四章 走出异化之路:青年虚拟社会化中的健康发展
    一、青年虚拟社会化的外部调控
    二、青年虚拟社会化的主体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91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091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c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