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美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3 13:23
自2016年9月13日国家公布了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后,“核心素养”已被教育研究者认定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和设计的关键DNA。该报告中将“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等能力素养列在其中。这再次将美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也强调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地位。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通过文献分析法了解了国内外核心素养和美育的研究进程,整理和分析了化学美育的相关研究,最终确定了本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第二,结合相关文本,对素养、核心素养、美育、化学美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以便在研究中更准确的表述。同时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审美心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暗示教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这些理论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础。第三,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师、学生对化学美育的认知和态度。通过参考众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模式,对化学美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化学美育模型。第四,依据化学美育模型进行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实践证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助于学生...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高中生美育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三章 化学美育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化学美育模型构建的目的
第二节 化学美育模式构建的依据及表现形式
第三节 构建化学美育模型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教学效果反馈
第四节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学学科能力内涵构成及其活动表现模型指导下的测量与评价[J]. 王磊. 中国考试. 2018(12)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学业质量评价设计[J]. 余尧. 地理教育. 2018(11)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思考——以学困生为例[J]. 李灵华.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11)
[4]化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问题解析[J]. 严业安.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10)
[5]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模型”能力培养案例探析[J]. 赵亮. 中学数学教学. 2018(05)
[6]用微课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培养——以“钙三角及转化关系”为例谈化学微课的教学设计[J]. 周建栋. 化学教与学. 2018(10)
[7]初中化学中的美育:功能、类型及实践策略[J]. 江乐霄,王伟. 化学教学. 2018(07)
[8]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及解析[J]. 郑长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09)
[9]从美的发生到美的体验、美的创造——利用可视化实验室实现美育渗透的探索[J]. 凌一洲. 化学教学. 2017(12)
[10]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张玉璠. 中学语文. 2017(33)
硕士论文
[1]小学语文审美性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D]. 贺静.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研究[D]. 林丽菊.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研究[D]. 魏育龙.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5409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高中生美育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三章 化学美育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化学美育模型构建的目的
第二节 化学美育模式构建的依据及表现形式
第三节 构建化学美育模型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教学效果反馈
第四节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学学科能力内涵构成及其活动表现模型指导下的测量与评价[J]. 王磊. 中国考试. 2018(12)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学业质量评价设计[J]. 余尧. 地理教育. 2018(11)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思考——以学困生为例[J]. 李灵华.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11)
[4]化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问题解析[J]. 严业安.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10)
[5]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模型”能力培养案例探析[J]. 赵亮. 中学数学教学. 2018(05)
[6]用微课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培养——以“钙三角及转化关系”为例谈化学微课的教学设计[J]. 周建栋. 化学教与学. 2018(10)
[7]初中化学中的美育:功能、类型及实践策略[J]. 江乐霄,王伟. 化学教学. 2018(07)
[8]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及解析[J]. 郑长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09)
[9]从美的发生到美的体验、美的创造——利用可视化实验室实现美育渗透的探索[J]. 凌一洲. 化学教学. 2017(12)
[10]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张玉璠. 中学语文. 2017(33)
硕士论文
[1]小学语文审美性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D]. 贺静.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研究[D]. 林丽菊.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研究[D]. 魏育龙.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5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15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