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故事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科学学习动机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发布时间:2021-07-04 05:44
本研究首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科学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的科学家故事对学生科学学习动机的促进作用,并深入探究该影响过程的内部机制。根据心理学实证研究提出促进中学生科学学习动机的教育建议。研究一以39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有效被试,采用《科学学习动机量表(SMTSL)》以及与科学相关的专业意愿与职业意愿问卷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科学学习动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学生科学学习动机与其专业意愿和职业意愿的关系;探究这三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发现:初中一年级学生(1)科学学习动机与专业及职业意愿呈显著正相关;(2)科学学习动机总均值无性别差异,自我效能感和环境评价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自我效能感和环境评价都显著高于女生;(3)专业及职业意愿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未来学习科学相关专业和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意愿显著高于女生。研究二采用不同类型的科学家故事作为干预材料,探讨科学家的奋斗或成就故事以及科学家与学生的性别一致性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科学学习动机的促进效应以及学生与科学家联结程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中采用5(故事类型:控制组、同性别成就故事、异性别成就故事、同性别奋斗故...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图
砍踔幸荒昙堆??蒲а?岸??⒆ㄒ狄庠负椭耙狄庠傅男员鸩钜欤?狙芯拷??学学习动机量表总均分及各分量表均分、专业意愿得分和职业意愿得分在性别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学生在专业意愿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79,p=0.006),在职业意愿上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92,p=0.004),在科学学习动机总均值上,男生和女生并无显著差异(t=1.56,p=0.118),进一步深入分析其六个分量表的性别差异发现,在自我效能感(t=3.37,p=0.001)和环境评价(t=2.12,p=0.035)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女生显著低于男生(如图2)。女生的绩效目标和掌握目标虽然无显著差异,但在均值上略高于男生。进一步将职业意愿和专业意愿分为高低两组(将选择1和2的被试划分到低意愿组,选择4和5的划分到高意愿组)检验男女比例的差异,结果发现职业意愿高低两组男女比例差异显著2(1,131)=5.91,p=0.015,专业意愿两组男女比例也差异显著2(1,127)=7.91,p=0.005。男生职业意愿高分组占比:65.3%,低分组44.1%;专业意愿高分组65.9%,低分组40%。图2初中一年级男女生科学学习动机、专业意愿和职业意愿的均值对比图4.4讨论科学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选择就读科学相关专业以及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点,科学学习动机高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大学选择就读科学相关专业的意愿也较高,同时未来也更愿意从事科学相关的职业。不论是以往的研究以及全球的大数据上(石长慧,赵延东,2017)都可以看出男生相比女生来讲更乐意加入科学领域,在科学领域的坚持性也显著比女生高。本研究也发现学生在在学生专业意愿和职业意愿上女生与男生相比,明显不愿意进入科学领域。以往研究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科学学习动机水平的性别差异有着不同的结果。有很?
19表5科学学习动机前后测在故事条件与学生性别上的差异检验dfFηp21—β动机前后测15.80*0.0180.330故事条件41.720.0210.476学生性别10.050.0010.944动机前后测*故事条件40.770.0100.754动机前后测*学生性别12.520.0080.647故事条件*学生性别41.230.0150.616动机前后测*故事条件*学生性别41.780.0220.458图4男女生动机前后测在各故事条件下的均值变化图5.4.3联结程度在故事类型,性别一致性以及学生性别上的差异检验根据Lin-Siegler,Ahn等人(2016)研究,不同的故事类型会引起学生与科学家不同的联结程度,为探索在本研究中是否存在此效应,将学生4次干预后以及最后测试中所得联结程度得分的均值作为因变量,故事类型、性别一致性和学生性别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见表6)。结果表明,故事类型和性别一致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1,250)=4.48,p=0.035,这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各主效应也不显著。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性别一致时,奋斗组学生联结程度显著比成就组学生联结程度高(MSG=3.62,SDSG=1.58;MAG=2.96,SDAG=1.67;F=5.72,p=0.018),其他条件下均无显著差异。表6联结程度在故事类型、性别一致性和学生性别上的差异检验dfFηp21—β故事类型11.650.0070.751性别一致性10.850.0030.849学生性别11.340.0050.789性别一致性*学生性别10.810.0030.854性别一致性*故事类型14.48*0.0180.441学生性别*故事类型11.670.0070.749性别一致性*学生性别*故事类型10.880.0040.84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调查研究[J]. 李开国,张文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21)
[2]《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的文本挖掘[J]. 陈凯,夏晶,陈悦. 基础教育. 2019(03)
[3]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科技强国建设人才需求分析[J]. 洪志生,秦佩恒,周城雄.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5)
[4]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STEM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J]. 仲书缘,徐晓雄.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08)
[5]初中生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董博. 青少年学刊. 2019(01)
[6]专业选择与初职获得的性别差异: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发现[J]. 贺光烨. 社会. 2018(02)
[7]欧洲STEM教育推进政策研究及启示[J]. 孙维,马永红,朱秀丽.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3)
[8]科技工作中的性别选择[J]. 李新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9]我国青少年从事科学职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石长慧,赵延东.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7(03)
[10]初中生科学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 刘吉林,张艳梅. 上海教育科研. 2013(05)
硕士论文
[1]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竞争法》研究[D]. 李谦.华东师范大学 2015
[2]美国K-12阶段“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研究[D]. 马红芹.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64160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图
砍踔幸荒昙堆??蒲а?岸??⒆ㄒ狄庠负椭耙狄庠傅男员鸩钜欤?狙芯拷??学学习动机量表总均分及各分量表均分、专业意愿得分和职业意愿得分在性别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学生在专业意愿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79,p=0.006),在职业意愿上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92,p=0.004),在科学学习动机总均值上,男生和女生并无显著差异(t=1.56,p=0.118),进一步深入分析其六个分量表的性别差异发现,在自我效能感(t=3.37,p=0.001)和环境评价(t=2.12,p=0.035)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女生显著低于男生(如图2)。女生的绩效目标和掌握目标虽然无显著差异,但在均值上略高于男生。进一步将职业意愿和专业意愿分为高低两组(将选择1和2的被试划分到低意愿组,选择4和5的划分到高意愿组)检验男女比例的差异,结果发现职业意愿高低两组男女比例差异显著2(1,131)=5.91,p=0.015,专业意愿两组男女比例也差异显著2(1,127)=7.91,p=0.005。男生职业意愿高分组占比:65.3%,低分组44.1%;专业意愿高分组65.9%,低分组40%。图2初中一年级男女生科学学习动机、专业意愿和职业意愿的均值对比图4.4讨论科学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选择就读科学相关专业以及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点,科学学习动机高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大学选择就读科学相关专业的意愿也较高,同时未来也更愿意从事科学相关的职业。不论是以往的研究以及全球的大数据上(石长慧,赵延东,2017)都可以看出男生相比女生来讲更乐意加入科学领域,在科学领域的坚持性也显著比女生高。本研究也发现学生在在学生专业意愿和职业意愿上女生与男生相比,明显不愿意进入科学领域。以往研究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科学学习动机水平的性别差异有着不同的结果。有很?
19表5科学学习动机前后测在故事条件与学生性别上的差异检验dfFηp21—β动机前后测15.80*0.0180.330故事条件41.720.0210.476学生性别10.050.0010.944动机前后测*故事条件40.770.0100.754动机前后测*学生性别12.520.0080.647故事条件*学生性别41.230.0150.616动机前后测*故事条件*学生性别41.780.0220.458图4男女生动机前后测在各故事条件下的均值变化图5.4.3联结程度在故事类型,性别一致性以及学生性别上的差异检验根据Lin-Siegler,Ahn等人(2016)研究,不同的故事类型会引起学生与科学家不同的联结程度,为探索在本研究中是否存在此效应,将学生4次干预后以及最后测试中所得联结程度得分的均值作为因变量,故事类型、性别一致性和学生性别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见表6)。结果表明,故事类型和性别一致性的交互作用显著F(1,250)=4.48,p=0.035,这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各主效应也不显著。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性别一致时,奋斗组学生联结程度显著比成就组学生联结程度高(MSG=3.62,SDSG=1.58;MAG=2.96,SDAG=1.67;F=5.72,p=0.018),其他条件下均无显著差异。表6联结程度在故事类型、性别一致性和学生性别上的差异检验dfFηp21—β故事类型11.650.0070.751性别一致性10.850.0030.849学生性别11.340.0050.789性别一致性*学生性别10.810.0030.854性别一致性*故事类型14.48*0.0180.441学生性别*故事类型11.670.0070.749性别一致性*学生性别*故事类型10.880.0040.84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调查研究[J]. 李开国,张文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21)
[2]《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的文本挖掘[J]. 陈凯,夏晶,陈悦. 基础教育. 2019(03)
[3]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科技强国建设人才需求分析[J]. 洪志生,秦佩恒,周城雄.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5)
[4]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STEM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J]. 仲书缘,徐晓雄.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08)
[5]初中生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董博. 青少年学刊. 2019(01)
[6]专业选择与初职获得的性别差异: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发现[J]. 贺光烨. 社会. 2018(02)
[7]欧洲STEM教育推进政策研究及启示[J]. 孙维,马永红,朱秀丽.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3)
[8]科技工作中的性别选择[J]. 李新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9]我国青少年从事科学职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石长慧,赵延东.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7(03)
[10]初中生科学学习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 刘吉林,张艳梅. 上海教育科研. 2013(05)
硕士论文
[1]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竞争法》研究[D]. 李谦.华东师范大学 2015
[2]美国K-12阶段“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研究[D]. 马红芹.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64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26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