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混龄编班中幼儿同伴间教与学行为特点的研究 ——以心理理论为视点

发布时间:2021-07-04 08:00
  当前,混龄编班模式受到了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教育组织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同龄和异龄幼儿同伴间的交往和互动,从而促进不同年龄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同伴间的教与学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同伴交往形式,在混龄班中并不少见。教与学的行为往往伴随着心理理论的使用和获得,即心理理论是教和学活动的心理基础。由于不同年龄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他们教别人和向别人学习时的表现也不同,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本研究在以往混龄教育以及教、学行为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市某幼儿园3个混龄班抽取的30名目标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间接观察为主,直接观察为辅,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结合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材料主要进行质的研究,总结出不同心理理论水平幼儿在教和学行为中的表现,辅以量化说明。本研究将每一次教与学对应的事件分别从教、学两个视角探讨,主要从幼儿对教的理解即概念建构、教别人时采用的策略、教过程中的主动性探讨教的行为,从对学习的理解、向别人学习时采用的策略、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探讨学习的行为。结果发现,不同心理理论水平的幼儿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心理理论水平低的幼儿对教的理解指向教别人“动作”,教人时多为示范,同时...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1.1 “小老师”现象——学前儿童的典型特征
    1.2 文献综述
        1.2.1 心理理论相关综述
        1.2.2 国内外同龄幼儿间教与学及其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相关研究
        1.2.3 混龄幼儿间教与学及其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相关研究
    1.3 有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研究思路与设计
    2.1 混龄班中幼儿间的教、学行为的定义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实验法
        2.3.2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结合
        2.3.3 访谈法
        2.3.4 时间取样法与事件取样法结合
    2.4 研究思路
    2.5 研究工具
        2.5.1 心理理论测量实验任务与计分标准
        2.5.2 《混龄编班幼儿间教与学行为分析记录表》
        2.5.3 《混龄班幼儿间教与学行为策略使用统计表》
        2.5.4 研究工具的改编说明
3 结果与分析
    3.1 混龄班幼儿心理理论得分状况
    3.2 混龄班幼儿同伴间教的行为与心理理论
        3.2.1 混龄班幼儿对教的概念理解
        3.2.2 混龄班幼儿教同伴的策略
        3.2.3 混龄班幼儿教行为的主动性
    3.3 混龄班幼儿同伴间学的行为与心理理论
        3.3.1 混龄班幼儿对学的概念理解
        3.3.2 混龄班幼儿向同伴学的策略
        3.3.3 混龄班幼儿向同伴学习时的主动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教育建议
5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64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264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3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