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贷消费行为与心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01:28
消费是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需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校园网贷也被大学生群体所熟知。有研究认为,校园网贷从一定程度上开始影响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介于大学生群体不能使用信用卡消费等限制性因素,校园网贷正好解决了大学生消费欲望与资金不足的矛盾,从侧面激发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潜力,使得校园网贷在大学校园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学生日常消费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供给,资金来源的单一性限制了大学生们的消费能力,同时校大学生的资金使用规划能力有限,不能充分评估网贷所产生的风险,这就会促使非理性消费现象以及大学群体信用评估水平下降的可能后果,所以对于尚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笔者研究大学生校园网贷消费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校园网贷消费现象的视角出发,审视大学生网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所引发的消费问题。另外,本文从消费社会学、消费符号学、人类消费学等多交叉学科的理论入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个案访谈法等分析了以云南大学大学生为样本研究其网贷消费的现状、消费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得出云南大学大学生网贷消费的水平、规模。最终结果显示,云南大学大学生网贷消费...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视角
二、斯特莱克角色认同理论和埃里克森自我认同视角
三、波德里亚符号价值视角
四、物质消费文化和表现消费文化视角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校园网贷的概念以及现象
二、消费与大学生网贷消费
三、消费行为和心理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全国大学生网络信用借贷的现状
第一节 大学生对于网贷的认知情况
第二节 大学生资金需求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校园网贷消费与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关系分析
一、校园网贷消费的需求特征
二、校园网贷消费需求原因
三、大学生网贷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
第三章 实证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
第一节 调研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一、调研的目的和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研的对象和方式
第二节 调研结果
一、消费来源
二、消费水平
三、消费结构
四、网贷消费现状
第三节 校园网络借贷消费的特点分析
一、为次级消费和非主流模式
二、处于中低等水平且消费方式差异化明显
三、存在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
第四节 网络借贷消费心理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消费环境因素
二、校园参照群体因素
三、家庭收入水平与家庭结构因素
四、生源地以及个人消费观因素
第五节 网贷消费非理性心理因素分析
第六节 研究结论
第四章 思考与建议
一、研究思考
二、研究建议
第一节 确立大学生科学消费观教育理念
一、生态消费观
二、理性消费观
三、发展消费观
第二节 多维度开展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内容
一、重视“三观”教育,树立正确消费价值观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范大学生消费行为
三、弘扬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培养健康消费情操
四、普及生态教育,倡导低碳消费
五、呼吁健康消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引导
第三节 拓展消费观教育的路径
一、发挥高校消费观教育的主导作用
二、发挥家庭消费观教育的补充作用
三、发挥社会消费观教育的引导作用
四、发挥大学生自我学习教育的主观作用
附录: 调查问卷样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网贷引发高校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J]. 余兴园,邵琪.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9)
[2]大学生消费心理探析与引导[J]. 张冬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5(18)
[3]当代大学生消费特点探析——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 徐旭姿,周伟,张乐. 当代经济. 2015(14)
[4]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探究[J]. 汪勇刚. 新西部(理论版). 2014(20)
[5]大学生信用消费问题研究[J]. 罗嘉敏,陈佩芬,文娟秀. 当代经济. 2014(19)
[6]补偿性消费研究回顾与展望[J]. 柳武妹,王海忠,陈增祥.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09)
[7]浅析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教育[J]. 陈馨. 现代交际. 2013(10)
[8]浅析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及对策[J]. 李碧君.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04)
[9]当代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 袁伟强,余涛. 群文天地. 2012(09)
[10]大学生信用卡风险控制研析[J]. 张欣.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03)
硕士论文
[1]基于“卡奴”现象的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D]. 刘颖.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D]. 常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3]武汉市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 范金凤.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大学生信用卡的风险管理研究[D]. 迟春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7238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视角
二、斯特莱克角色认同理论和埃里克森自我认同视角
三、波德里亚符号价值视角
四、物质消费文化和表现消费文化视角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校园网贷的概念以及现象
二、消费与大学生网贷消费
三、消费行为和心理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全国大学生网络信用借贷的现状
第一节 大学生对于网贷的认知情况
第二节 大学生资金需求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校园网贷消费与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关系分析
一、校园网贷消费的需求特征
二、校园网贷消费需求原因
三、大学生网贷消费心理及行为分析
第三章 实证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
第一节 调研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一、调研的目的和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研的对象和方式
第二节 调研结果
一、消费来源
二、消费水平
三、消费结构
四、网贷消费现状
第三节 校园网络借贷消费的特点分析
一、为次级消费和非主流模式
二、处于中低等水平且消费方式差异化明显
三、存在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
第四节 网络借贷消费心理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消费环境因素
二、校园参照群体因素
三、家庭收入水平与家庭结构因素
四、生源地以及个人消费观因素
第五节 网贷消费非理性心理因素分析
第六节 研究结论
第四章 思考与建议
一、研究思考
二、研究建议
第一节 确立大学生科学消费观教育理念
一、生态消费观
二、理性消费观
三、发展消费观
第二节 多维度开展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内容
一、重视“三观”教育,树立正确消费价值观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范大学生消费行为
三、弘扬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培养健康消费情操
四、普及生态教育,倡导低碳消费
五、呼吁健康消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引导
第三节 拓展消费观教育的路径
一、发挥高校消费观教育的主导作用
二、发挥家庭消费观教育的补充作用
三、发挥社会消费观教育的引导作用
四、发挥大学生自我学习教育的主观作用
附录: 调查问卷样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网贷引发高校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J]. 余兴园,邵琪.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9)
[2]大学生消费心理探析与引导[J]. 张冬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5(18)
[3]当代大学生消费特点探析——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 徐旭姿,周伟,张乐. 当代经济. 2015(14)
[4]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探究[J]. 汪勇刚. 新西部(理论版). 2014(20)
[5]大学生信用消费问题研究[J]. 罗嘉敏,陈佩芬,文娟秀. 当代经济. 2014(19)
[6]补偿性消费研究回顾与展望[J]. 柳武妹,王海忠,陈增祥.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09)
[7]浅析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教育[J]. 陈馨. 现代交际. 2013(10)
[8]浅析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变化趋势及对策[J]. 李碧君.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04)
[9]当代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 袁伟强,余涛. 群文天地. 2012(09)
[10]大学生信用卡风险控制研析[J]. 张欣.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03)
硕士论文
[1]基于“卡奴”现象的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D]. 刘颖.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D]. 常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3]武汉市女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D]. 范金凤.华中农业大学 2008
[4]大学生信用卡的风险管理研究[D]. 迟春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7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26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