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人本心理学教育理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指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23:44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发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针对教育的看法的总称。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是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教师的重要作用应如心理咨询中的咨询师一样,优秀的教师应该也是一个自我实现者。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注意情意发展,而这些正是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所忽视的。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内在学习和意义学习。内在学习是依靠学生的内驱动力而不是外部动力达到自我实现的一种学习。意义学习是指学习的结果能引起学生全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涉及到认知层面,更渗透到人格和行动中。意义学习和内在学习都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作用。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教师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意义学习和内在学习的发生,教师的作用是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鼓励者和朋友。笔者结合参加工作的经历以及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得出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教师自我实现感较低...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改背景
        1.1.2 初中地理教学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新课改的要求
        1.2.2 为初中地理提供教学指导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和文献法
        1.4.2 教育调查法
        1.4.3 案例分析法
2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概述
    2.1 起源
    2.2 代表人物及观点
        2.2.1 马斯洛及其主要理论
        2.2.2 罗杰斯及其教育理论简介
3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
    3.1 教育目标
    3.2 学习观
        3.2.1 意义学习
        3.2.2 内在学习
    3.3 教师观
    3.4 人本主义教学形式
4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学意义与现状
    4.1 对初中地理教学指导的可行性分析
    4.2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初中地理教育现状-以南昌市为例
        4.2.1 中考视角下的初中地理
        4.2.2 人本主义视角下针对南昌市初中地理教师的调查
5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理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指导
    5.1 对地理教师的启示作用
        5.1.1 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因素
        5.1.2 做自我实现型教师
        5.1.3 教师自我实现的途径
    5.2 课堂管理
        5.2.1 明确并执行规则
        5.2.2 多用正面鼓励
    5.3 教学方法指导
        5.3.1 以主题为中心的方法
        5.3.2 自由学习
    5.4 情感育人
        5.4.1 真诚一致
        5.4.2 无条件积极关注
        5.4.3 同理心
    5.5 分析与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本文编号:3270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270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