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3 04:28
地理基础教育应面向生活,培养生活中需要的地理能力;应面向人的终身需求,培养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能力。生活中需要具备哪些地理能力,不能单纯依据理论进行推断,而是应该深入生活,广泛调查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各行业人员。只有了解面向生活的地理能力是什么,才能为基础地理教育提供明确的指导,才能有效的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当前人们对于地理能力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层面,对地理能力结构的划分也多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且地理能力结构划分差异较大,但鲜有基于生活应用的视角对地理能力结构进行划分。针对这样的研究现实,通过开展调查了解生活中需要的地理能力的具体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面向生活的地理能力结构体系,进而参照该体系调查高中生面向生活的地理能力培养现状,分析现状产生原因,提出高中生面向生活的地理能力培养策略,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定参考。论文共包括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研究创新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通过调查各行业社会人员,了解生活中需要具备哪些地理能力。调查发现,地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集中体现在方向辨别、防灾...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五)研究基础
1.地理能力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二、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1.调查目的
2.问卷设计
(二)调查过程
(三)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对地理学科的认可程度
3.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三、面向生活的地理能力结构体系构建
(一)防灾减灾能力
(二)方向辨别能力
(三)天气预测能力
(四)地图使用能力
(五)环境评价与保护能力
(六)旅游能力
四、面向生活的地理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一)调查内容
1.调查目的
2.调查问卷的设计
3.调查过程
(二)结果分析
1.学生对地理的认识情况
2.高中生面向生活的地理能力获得情况
(三)原因分析
1.学校对地理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2.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制度不完善
3.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存在不足
4.地理教学方法与模式方面的不足
五、面向生活的高中生地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防灾减灾能力培养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传授防灾减灾基础知识
2.以课外实践为补充,训练防灾减灾技能
3.加强对中学地理教师的灾害教育培训
(二)方向判别能力培养策略
1.补充方向辨别相关知识
2.开展实践活动训练技能
(三)天气预测能力培养策略
1.开展气象观测活动
2.模拟天气预报
(四)地图使用能力培养策略
1.构建地图认知模式
2.运用GIS技术辅助地图教学
3.通过实践活动巩固用图能力
(五)环境评价与保护能力培养策略
1.注重采用学习活动的形式
2.组织开展环境质量调查
3.开展环境保护研讨会
(六)旅游能力培养策略
1.重视旅游意识教育
2.注重挖掘旅游知识
3.总结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4.训练学生旅游技能
六、结论及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思考与建议
1.重新认识地理学科价值
2.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建议
3.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4.对地理课程评价方式的建议
(三)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1994年版与2012年版《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标准》的比较[J]. 廖雅容,蔚东英,王民.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01)
[2]环境教育法国际比较与思考[J]. 王民. 环境教育. 2014(Z1)
[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刍议[J]. 段玉山,陈澄. 基础教育课程. 2013(04)
[4]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探讨[J]. 段玉山. 地理教育. 2012(11)
[5]灾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 张英,王民,谭秀华. 灾害学. 2011(01)
[6]城市中学生旅游的教育功能:现象学视野的研究——以广州市某中学学生为例[J]. 刘录护,左冰. 旅游学刊. 2010(10)
[7]运用GIS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J]. 徐志梅,袁孝亭.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8)
[8]高中地理学科能力及其培养研究综述[J]. 张素芬.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10)
[9]提高学生地图能力 构建地理认知新模式[J]. 吴建新. 上海教育科研. 2009(04)
[10]中学的灾害教育[J]. 李景霞,张英. 城市与减灾. 2008(02)
博士论文
[1]地理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D]. 王小禹.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研究[D]. 陈大路.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 王卓.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18931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五)研究基础
1.地理能力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二、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1.调查目的
2.问卷设计
(二)调查过程
(三)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对地理学科的认可程度
3.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三、面向生活的地理能力结构体系构建
(一)防灾减灾能力
(二)方向辨别能力
(三)天气预测能力
(四)地图使用能力
(五)环境评价与保护能力
(六)旅游能力
四、面向生活的地理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一)调查内容
1.调查目的
2.调查问卷的设计
3.调查过程
(二)结果分析
1.学生对地理的认识情况
2.高中生面向生活的地理能力获得情况
(三)原因分析
1.学校对地理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2.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制度不完善
3.当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存在不足
4.地理教学方法与模式方面的不足
五、面向生活的高中生地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防灾减灾能力培养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传授防灾减灾基础知识
2.以课外实践为补充,训练防灾减灾技能
3.加强对中学地理教师的灾害教育培训
(二)方向判别能力培养策略
1.补充方向辨别相关知识
2.开展实践活动训练技能
(三)天气预测能力培养策略
1.开展气象观测活动
2.模拟天气预报
(四)地图使用能力培养策略
1.构建地图认知模式
2.运用GIS技术辅助地图教学
3.通过实践活动巩固用图能力
(五)环境评价与保护能力培养策略
1.注重采用学习活动的形式
2.组织开展环境质量调查
3.开展环境保护研讨会
(六)旅游能力培养策略
1.重视旅游意识教育
2.注重挖掘旅游知识
3.总结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4.训练学生旅游技能
六、结论及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思考与建议
1.重新认识地理学科价值
2.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建议
3.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4.对地理课程评价方式的建议
(三)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1994年版与2012年版《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标准》的比较[J]. 廖雅容,蔚东英,王民.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01)
[2]环境教育法国际比较与思考[J]. 王民. 环境教育. 2014(Z1)
[3]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刍议[J]. 段玉山,陈澄. 基础教育课程. 2013(04)
[4]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探讨[J]. 段玉山. 地理教育. 2012(11)
[5]灾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 张英,王民,谭秀华. 灾害学. 2011(01)
[6]城市中学生旅游的教育功能:现象学视野的研究——以广州市某中学学生为例[J]. 刘录护,左冰. 旅游学刊. 2010(10)
[7]运用GIS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J]. 徐志梅,袁孝亭.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8)
[8]高中地理学科能力及其培养研究综述[J]. 张素芬.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10)
[9]提高学生地图能力 构建地理认知新模式[J]. 吴建新. 上海教育科研. 2009(04)
[10]中学的灾害教育[J]. 李景霞,张英. 城市与减灾. 2008(02)
博士论文
[1]地理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D]. 王小禹.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研究[D]. 陈大路.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 王卓.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18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31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