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大五人格和网络欺凌行为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8-09 06:28
人格特质对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一直是国外教育心理学和网络行为心理学探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而相比于其它人格特质分类来说,大五人格对个体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又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从目前国内外研究上来看,学术界大多直接针对人格特质与网络欺凌的关系来展开研究,而对于二者关系的复杂性,尤其是影响二者关系的中介变量尚缺乏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1694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大五人格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网络攻击行为量表,以自我控制在大五人格与网络欺凌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切入点,对大五人格、自我控制和网络欺凌行为三者的关系展开研究,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 22.0和AMOS 21.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在性别、专业和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上存在差异,男生在专注工作上的得分高于女生,文科生在专注工作上的得分高于理科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的大学生比其它时长的大学生在自我控制上的得分都低;(2)大学生的网络欺凌行为在专业、年级、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和社交网络主要行为类型上存在差异,文科生较理科生更容易做出被动攻击行为,大三大四学生比大一大二学生更容易做出网络攻击行为,偏好潜水型大学...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人格特质
2.2 网络欺凌
2.2.1 概念
2.2.2 研究现状
2.3 自我控制
2.3.1 概念
2.3.2 研究现状
2.4 人格特质与网络欺凌的关系
2.5 人格特质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2.6 自我控制与网络欺凌的关系
2.7 问题提出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2.1 大五人格量表
3.2.2 自我控制量表
3.2.3 网络攻击行为量表
3.3 问卷施测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
4.1 工具有效性分析
4.1.1 量表信度分析
4.1.2 量表效度分析
4.1.3 共同方法偏差
4.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4.2.1 研究变量的性别、专业及生源地差异
4.2.2 研究变量的年级差异
4.2.3 研究变量在平均每天使用社交网络时间上的差异
4.2.4 研究变量在社交网络主要行为类型上的差异
4.3 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4.4 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4.5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检验
5 讨论
5.1 自我控制和网络欺凌的现状
5.2 人格特质、自我控制和网络欺凌的关系
5.3 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与网络欺凌关系中的作用
5.4 研究启示
6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331558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人格特质
2.2 网络欺凌
2.2.1 概念
2.2.2 研究现状
2.3 自我控制
2.3.1 概念
2.3.2 研究现状
2.4 人格特质与网络欺凌的关系
2.5 人格特质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2.6 自我控制与网络欺凌的关系
2.7 问题提出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2.1 大五人格量表
3.2.2 自我控制量表
3.2.3 网络攻击行为量表
3.3 问卷施测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
4.1 工具有效性分析
4.1.1 量表信度分析
4.1.2 量表效度分析
4.1.3 共同方法偏差
4.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4.2.1 研究变量的性别、专业及生源地差异
4.2.2 研究变量的年级差异
4.2.3 研究变量在平均每天使用社交网络时间上的差异
4.2.4 研究变量在社交网络主要行为类型上的差异
4.3 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4.4 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4.5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检验
5 讨论
5.1 自我控制和网络欺凌的现状
5.2 人格特质、自我控制和网络欺凌的关系
5.3 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与网络欺凌关系中的作用
5.4 研究启示
6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7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331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33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