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衔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7:21
作为一名职前教师,在教育实习的授课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卡顿的现象,教学环节间的衔接不自然,不能使教学内容浑然一体的连接起来。即使是听了很多专家教师的课,认真做了笔记,运用到自已的课堂上却变了味道,演绎不出同样的精彩。经过观察,发现很多职前准教师以及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也存在类似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选择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衔接问题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提供新的参考视角。本研究由以下几方面构成:首先,弄清问题的原因。为此,设计了访谈的问题,制定了访谈计划,以实习所在学校的教师为访谈对象,利用教育实习的机会展开调研,并且也深入课堂亲自进行调研t对调查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笔者发现问题的发生基于三点原因:第一,青年教师不能巧妙地使用恰当的过渡方式:第二,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教师中存在对过渡与衔接不够重视的问题,经常以“硬过”的方式一带而过:第三,以往对“过渡”的研究多仅局限于对“过渡语”的研究,对过渡语承载的内容研究较少。其次,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高中化学课堂知识内容衔接及课堂教学环节过渡的相关文献,对“过渡”等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其三:以建...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课题研究的提出背景
1.1 过渡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1.2.1 课堂过渡的作用
1.2.2 过渡的几种常用方法
1.2.3 课堂过渡遵循的原则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研究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2.1 研究的意义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心理学注意力瓶颈理论
2.2.4 注意力有限资源理论
2.2.5 有价值学习理论
3 高中化学课堂过渡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分析法
3.1.2 访谈法
3.1.3 问卷调查法
3.1.4 观察法
3.2 调查及结果分析
3.2.1 对职中与职前教师的调查访谈及结果分析
3.2.2 对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3.3 高中化学有效过渡的特点
3.3.1 把握知识逻辑性
3.3.2 与生活紧密相关或联系生活
3.3.3 完成与初中知识的衔接
3.3.4 完成与初中学习方式的衔接
3.4 高中化学课堂过渡的实施原则
3.4.1 过渡的语言
3.4.2 过渡内容的选择原则
3.4.3 过犹不及点到为止
3.5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过渡实施策略
3.5.1 直接过渡
3.5.2 依据最近发展区的过渡
3.5.3 拓展过渡
3.5.4 兴趣型过渡
3.5.5 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性过渡
3.5.6 通过实验的过渡
4 高中化学课堂过渡实践与反馈
4.1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4.2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与调查问卷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语言艺术研究[J]. 刘春梅.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2]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科技前沿内容的研究[J]. 赵丽娜,唐亚男,姜大雨,姚婵. 山东化工. 2016(01)
[3]巧设过渡语 打造无痕美——浅谈政治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设计[J]. 俞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22)
[4]巧用过渡语,让精彩尽现[J]. 杨方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14(12)
[5]初高中化学衔接中知识点的梳理及教学建议[J]. 杜军. 理科考试研究. 2014(24)
[6]高中化学教学中基于生命教育的不足和实施策略[J]. 朱满意. 中国校外教育. 2014(S3)
[7]初高中化学教学过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曾新庭.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02)
[8]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王颖. 山东社会科学. 2013(12)
[9]精彩的过渡语——奏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乐章[J]. 周凯华. 新课程(中学). 2013(02)
[10]价值教育与美好生活——克里夫·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 艾诗根. 外国教育研究. 2012(04)
硕士论文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研究[D]. 罗珊.西南大学 2015
[2]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研究[D]. 邓娟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新课标理念下化学课堂学生活动的现状调查与设计模式研究[D]. 徐帆.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31641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课题研究的提出背景
1.1 过渡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1.2.1 课堂过渡的作用
1.2.2 过渡的几种常用方法
1.2.3 课堂过渡遵循的原则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研究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2.1 研究的意义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心理学注意力瓶颈理论
2.2.4 注意力有限资源理论
2.2.5 有价值学习理论
3 高中化学课堂过渡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分析法
3.1.2 访谈法
3.1.3 问卷调查法
3.1.4 观察法
3.2 调查及结果分析
3.2.1 对职中与职前教师的调查访谈及结果分析
3.2.2 对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3.3 高中化学有效过渡的特点
3.3.1 把握知识逻辑性
3.3.2 与生活紧密相关或联系生活
3.3.3 完成与初中知识的衔接
3.3.4 完成与初中学习方式的衔接
3.4 高中化学课堂过渡的实施原则
3.4.1 过渡的语言
3.4.2 过渡内容的选择原则
3.4.3 过犹不及点到为止
3.5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过渡实施策略
3.5.1 直接过渡
3.5.2 依据最近发展区的过渡
3.5.3 拓展过渡
3.5.4 兴趣型过渡
3.5.5 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性过渡
3.5.6 通过实验的过渡
4 高中化学课堂过渡实践与反馈
4.1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4.2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与调查问卷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语言艺术研究[J]. 刘春梅.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2]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科技前沿内容的研究[J]. 赵丽娜,唐亚男,姜大雨,姚婵. 山东化工. 2016(01)
[3]巧设过渡语 打造无痕美——浅谈政治课堂教学中过渡语的设计[J]. 俞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22)
[4]巧用过渡语,让精彩尽现[J]. 杨方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14(12)
[5]初高中化学衔接中知识点的梳理及教学建议[J]. 杜军. 理科考试研究. 2014(24)
[6]高中化学教学中基于生命教育的不足和实施策略[J]. 朱满意. 中国校外教育. 2014(S3)
[7]初高中化学教学过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曾新庭.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02)
[8]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王颖. 山东社会科学. 2013(12)
[9]精彩的过渡语——奏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乐章[J]. 周凯华. 新课程(中学). 2013(02)
[10]价值教育与美好生活——克里夫·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 艾诗根. 外国教育研究. 2012(04)
硕士论文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研究[D]. 罗珊.西南大学 2015
[2]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研究[D]. 邓娟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新课标理念下化学课堂学生活动的现状调查与设计模式研究[D]. 徐帆.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31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33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