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审美素养培育研究 ——以12~14岁群体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5 11:41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世界的极大丰富促使人们由“适者生存”的初级阶段过渡到了“美者优存”的审美阶段。审美素养的培养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审美教育的研究与探索方面,不少美学美育专家和学者写出了大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专著。此外,还有许多硕士和博士把审美教育作为他们的研究方向,从学科、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等不同的角度对审美教育进行论述,研究颇具创造性。其中,研究者更多的是在课程理论中讨论不同学科的美育目标和内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学生自身特别是1214岁少年儿童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心理为切入点的审美教育则少之又少。因此,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合1214岁少年儿童审美素养的培育方案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研究以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审美心理特征为切入点,旨在通过相关的教育及心理理论知识对当前少年儿童的审美素养现状进行解读,构建出一套符合少年儿童自身审美心理发展规律的审美教育理论体系,从而丰富我国少年儿童审美素质教育的内容,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审美素养。具体来讲,本论文包含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按照逻辑顺序,围绕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时代发展的需要
2.教育改革的需要
3.少年儿童自身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计划
1.研究方法
2.研究计划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重点
2.难点
3.创新点
一、识读:少年儿童及审美素养
(一)少年儿童
1.概念界定
2.心理特点
3.审美心理特征
(二)审美素养
1.概念界定
2.审美素养的构成
3.审美素养的功能
二、透视:少年儿童审美素养之现状
(一)亚审美流行,审美价值偏离
(二)应试教育痼疾,审美体验匮乏
(三)审美意识淡漠,人文精神缺失
(四)审美能力降低,创新精神贫瘠
三、探析:少年儿童审美素养现状之归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趋同效应
2.禁果效应
3.审美发展的过渡
4.审美发展的失衡
(二)客观因素
1.大众审美文化的庸俗
2.审美课程实施的低效
3.教师审美素养的薄弱
四、建构:少年儿童审美素养的培育
(一)少年儿童审美素养培育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循序渐进性原则
3.时代性原则
4.体验性原则
(二)少年儿童审美素养培育的策略
1.加强学校审美活动,丰富少年儿童的审美体验
2.重视学校审美教育,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
3.营造隐性审美文化,唤醒少年儿童的审美兴趣
4.培养正确审美观点,构筑良性的审美系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与青少年美育[J]. 杨岭. 青少年学刊. 2015(06)
[2]当前我国国民审美素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J]. 易晓明,杜丽姣. 美育学刊. 2015(04)
[3]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 瞿振元.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5)
[4]浅谈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J]. 张斯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5]浅谈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 刘军豪.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5(01)
[6]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 杜卫. 教育研究. 2014(11)
[7]论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内涵及提升策略[J]. 孙禄,王秀敏.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09)
[8]中国教育美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 何齐宗. 教育研究. 2014(09)
[9]培养现代公民的审美素养[J]. 马捷,杨扬.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1)
[10]面向未来与创新的艺术教育——英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启示[J]. 李静.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0(12)
博士论文
[1]灵商与美育[D]. 王祥.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 张波.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 金昕.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 张正江.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美术欣赏教学中审美素养的培养[D]. 都星.江西师范大学 2015
[2]农村初中美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D]. 刘照阁.聊城大学 2015
[3]中小学美育困境与审美人格培养[D]. 张若琴.四川师范大学 2015
[4]试论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 于田.天津理工大学 2015
[5]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D]. 张晓丽.河南大学 2014
[6]论走向生命体验的审美教育[D]. 夏青.湖南师范大学 2014
[7]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 曾文雄.南京邮电大学 2013
[8]儿童文学与审美素质教育初探[D]. 范风云.华中师范大学 2013
[9]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D]. 贺婉莹.重庆师范大学 2013
[10]高中生审美素养的调查研究[D]. 张旭萍.南京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44486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时代发展的需要
2.教育改革的需要
3.少年儿童自身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计划
1.研究方法
2.研究计划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重点
2.难点
3.创新点
一、识读:少年儿童及审美素养
(一)少年儿童
1.概念界定
2.心理特点
3.审美心理特征
(二)审美素养
1.概念界定
2.审美素养的构成
3.审美素养的功能
二、透视:少年儿童审美素养之现状
(一)亚审美流行,审美价值偏离
(二)应试教育痼疾,审美体验匮乏
(三)审美意识淡漠,人文精神缺失
(四)审美能力降低,创新精神贫瘠
三、探析:少年儿童审美素养现状之归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趋同效应
2.禁果效应
3.审美发展的过渡
4.审美发展的失衡
(二)客观因素
1.大众审美文化的庸俗
2.审美课程实施的低效
3.教师审美素养的薄弱
四、建构:少年儿童审美素养的培育
(一)少年儿童审美素养培育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循序渐进性原则
3.时代性原则
4.体验性原则
(二)少年儿童审美素养培育的策略
1.加强学校审美活动,丰富少年儿童的审美体验
2.重视学校审美教育,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
3.营造隐性审美文化,唤醒少年儿童的审美兴趣
4.培养正确审美观点,构筑良性的审美系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与青少年美育[J]. 杨岭. 青少年学刊. 2015(06)
[2]当前我国国民审美素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J]. 易晓明,杜丽姣. 美育学刊. 2015(04)
[3]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 瞿振元.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5)
[4]浅谈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J]. 张斯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5]浅谈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 刘军豪.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5(01)
[6]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 杜卫. 教育研究. 2014(11)
[7]论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内涵及提升策略[J]. 孙禄,王秀敏.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09)
[8]中国教育美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 何齐宗. 教育研究. 2014(09)
[9]培养现代公民的审美素养[J]. 马捷,杨扬.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1)
[10]面向未来与创新的艺术教育——英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启示[J]. 李静.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0(12)
博士论文
[1]灵商与美育[D]. 王祥.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 张波.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 金昕.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 张正江.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美术欣赏教学中审美素养的培养[D]. 都星.江西师范大学 2015
[2]农村初中美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D]. 刘照阁.聊城大学 2015
[3]中小学美育困境与审美人格培养[D]. 张若琴.四川师范大学 2015
[4]试论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 于田.天津理工大学 2015
[5]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D]. 张晓丽.河南大学 2014
[6]论走向生命体验的审美教育[D]. 夏青.湖南师范大学 2014
[7]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 曾文雄.南京邮电大学 2013
[8]儿童文学与审美素质教育初探[D]. 范风云.华中师范大学 2013
[9]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审美教育[D]. 贺婉莹.重庆师范大学 2013
[10]高中生审美素养的调查研究[D]. 张旭萍.南京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44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34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