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文化心理与文学选择:台湾“语言转换作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05:10
  本文以日据时代用日语创作并获取巨大成功、而在台湾光复后才尝试转入中文来进行创作并最终形成了不同文学选择的台湾“语言转换作家”——杨逵、吕赫若、龙瑛宗以及张文环等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考察这一代台湾作家群体在不同时空语境下、在迥异文学语言生态系统中的群体性文化心理变迁轨迹,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分别探讨从日语到中文的“语言转换经验”对这几位作家光复后不同的文学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尝试分析从“日据时代”到“台湾光复”这一历史巨大变局中,语言转换作家对文学制度层面上展开的“语言转换进程”有怎样的心理观感,产生了怎样迥异的文化选择,支配他们形成文化选择的动态心理以及思想逻辑为何。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与第二章是从宏观方面对“语言转换作家”在不同时代的文学语言生态系统中所产生的群体性文化心理进行梳理。要分析他们的群体性文化心理,首先就必须分析“语言转换”的全过程——即“日语”如何成为日据台湾文坛通用语,以及光复后“中文”复归文坛主流用语的历史衍变轨迹。日据时代“日语”成为文坛通用语的过程,恰与“语言转换作家”在日据时代的文学生涯轨迹相契合,导致这一代作家所受到“日语影响”远较其他代际的台湾作家深刻,这种“...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概念述析
    第二节 研究框架
    第三节 章节设置
第一章 “张赫宙情结”:语言转换作家群体日据时代的趋同文化心态
    第一节 日据台湾文坛中“日语通用语”的形成及影响
    第二节 “张赫宙情结”:语言转换作家的前进方向和创作窘境
    第三节 “日语影响”的作用机制:作为群体性文化心理的“张赫宙情结”
第二章 “浦岛太郎心态”:语言转换作家群体光复以后的多元文化选择
    第一节 光复以来台湾文化场域“中文”语言秩序的复归
    第二节 “浦岛太郎心态”:语言转换作家的心理体验与情感变迁
    第三节 “日语影响”下的中文转换:作为群体性文化心理的“浦岛太郎心态”
第三章 张文环:折返日文创作背后语言转换的“身心障碍”
    第一节 遭际迍邅:从“文坛领袖”到“职场新人”
    第二节 语言选择:从“中文”折返“日语”
    第三节 文学动机:焦虑感与优越感的并置
第四章 杨逵、吕赫若:左翼诉求下的中文创作“中介语状态”
    第一节 文化影响下“中介语状态”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心理现实中“中介语状态”的生成机制
    第三节 力不从心:“中介语状态”的持续与晚年文风的转变
第五章 龙瑛宗:迈向“流利中文”之路的趋向与动力
    第一节 弃日语而用中文:“杜南远”系列创作的跨语赓续
    第二节 语言挑战与自我实现:通向“流利中文”创作之路
    第三节 中国鬼与日本鬼:“流利中文”创作背后的文化认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台湾“语言转换作家”文学活动略表
附录二 台湾“语言转换作家”光复后中文创作及译作目录
附录三 《张文环全集》佚文《台湾的创作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马“南洋”叙述中的台湾影响及其再现模式[J]. 朱崇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2]时间与叙述——观察“殖民地”文学的一种方法[J]. 黎湘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0)
[3]台湾文化自觉先驱者张深切[J]. 杨红英.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4(03)
[4]在暧昧的注视中——日据时期台湾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J]. 沈庆利.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4(02)
[5]中国现当代作家外语创作的归属问题[J]. 倪婷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6]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J]. 董莉,李庆安,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7]东亚的知识交流与民族情结:重论鲁迅《藤野先生》与赖和《高木友枝先生》中的日本教师[J]. 陈建忠.  中国比较文学. 2014(01)
[8]提升述史肌质:文学史编撰的创新之路——以杨逵的文学史形象为中心[J]. 贾振勇.  河北学刊. 2013(06)
[9]鲁迅台湾接受史论纲[J]. 徐纪阳,朱双一.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10]克服黑暗——论日据末期张文环、吕赫若对殖民地知识者道路的反省[J]. 李娜.  现代中文学刊. 2013(02)

博士论文
[1]人性彰显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复兴[D]. 李炳全.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47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347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