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环境中同伴互评的学习体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8 14:07
MOOC开启了数字时代的教育,同伴互评则是MOOC平台普遍采用的评价模式,对于数字时代的教育产品和服务来说,学习体验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而MOOC环境中的同伴互评作为一种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不成熟的教学手段,其学习体验还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怎样改善MOOC环境中同伴互评的学习体验以夯实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呢,本文对此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模型研究的方法开展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MOOC环境中同伴互评学习体验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设计三个部分。首先是MOOC环境中同伴互评学习体验的相关理论。旨在通过挖掘并梳理MOOC、同伴互评和学习体验的主要支撑理论,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基于联通主义的c MOOC和基于建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xMOOC两者的学习理论之间和教学模式之间都是相互补充而非完全排斥的关系,MOOC环境中的同伴互评通过类似众包的方式实现了大规模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知识共享,其学习体验应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情境学习理论为指导,运用接触点理论实施管理,MOOC环境中同伴互评的学习体验建立在各相关理论相融合的基础上。然...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MA SSIVE O PEN O NLINE C OURSE
2.1.1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2 同伴互评
2.2.1 知识共享理论
2.2.2 合作学习理论
2.2.3 众包理论
2.3 学习体验
2.3.1 人本主义心理学
2.3.2 情境学习理论
2.3.3 接触点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OOC环境中同伴互评的学习体验分析
3.1 学习体验主体分类
3.2 学习体验主题识别与实证
3.2.1 识别
3.2.2 实证
3.3 学习体验接触点分析
3.3.1 构成分析
3.3.2 属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OOC环境中同伴互评的学习体验设计
4.1 学习体验设计原则
4.2 学习体验接触点设计
4.2.1 构成设计
4.2.2 属性设计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MOOC作业互评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MOOC学习体验的在线课程设计分析[J]. 张梅琳,黄丹.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15)
[2]慕课同伴互评模型设计研究[J]. 许涛. 开放教育研究. 2015(02)
[3]近观慕课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上)[J]. 白聪敏. 广西教育. 2015(08)
[4]Coursera在中国的发展状况[J]. 余建波. 中国教育网络. 2015(01)
[5]MOOC学习体验的实证研究及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启示[J]. 何迪,丁晓晶,郑翠翠.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12)
[6]MOOC冲击下高校教师的因应策略:学习体验视角[J]. 胡新华,周月. 现代教育技术. 2014(12)
[7]MOOC的核心理念、价值及实践反思——基于网络学习的视角[J]. 张举范,孟小莙,彭智慧.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2014(06)
[8]众包技术研究综述[J]. 冯剑红,李国良,冯建华. 计算机学报. 2015(09)
[9]MOOC中同伴互评的功能与策略探究——以edX、Coursera平台及北京大学的MOOC课程为例[J]. 刘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4(11)
[10]基于MO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与预测[J]. 蒋卓轩,张岩,李晓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03)
博士论文
[1]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 徐苑苑.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拓展学习体验空间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回归生活[D]. 谢晓春.湖南大学 2013
[2]小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研究[D]. 朱琳.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71650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MA SSIVE O PEN O NLINE C OURSE
2.1.1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2 同伴互评
2.2.1 知识共享理论
2.2.2 合作学习理论
2.2.3 众包理论
2.3 学习体验
2.3.1 人本主义心理学
2.3.2 情境学习理论
2.3.3 接触点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OOC环境中同伴互评的学习体验分析
3.1 学习体验主体分类
3.2 学习体验主题识别与实证
3.2.1 识别
3.2.2 实证
3.3 学习体验接触点分析
3.3.1 构成分析
3.3.2 属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OOC环境中同伴互评的学习体验设计
4.1 学习体验设计原则
4.2 学习体验接触点设计
4.2.1 构成设计
4.2.2 属性设计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MOOC作业互评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MOOC学习体验的在线课程设计分析[J]. 张梅琳,黄丹.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15)
[2]慕课同伴互评模型设计研究[J]. 许涛. 开放教育研究. 2015(02)
[3]近观慕课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上)[J]. 白聪敏. 广西教育. 2015(08)
[4]Coursera在中国的发展状况[J]. 余建波. 中国教育网络. 2015(01)
[5]MOOC学习体验的实证研究及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启示[J]. 何迪,丁晓晶,郑翠翠.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12)
[6]MOOC冲击下高校教师的因应策略:学习体验视角[J]. 胡新华,周月. 现代教育技术. 2014(12)
[7]MOOC的核心理念、价值及实践反思——基于网络学习的视角[J]. 张举范,孟小莙,彭智慧.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2014(06)
[8]众包技术研究综述[J]. 冯剑红,李国良,冯建华. 计算机学报. 2015(09)
[9]MOOC中同伴互评的功能与策略探究——以edX、Coursera平台及北京大学的MOOC课程为例[J]. 刘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4(11)
[10]基于MO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与预测[J]. 蒋卓轩,张岩,李晓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03)
博士论文
[1]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 徐苑苑.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拓展学习体验空间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回归生活[D]. 谢晓春.湖南大学 2013
[2]小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研究[D]. 朱琳.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71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67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