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31 10:25

  本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家、心理健康教育人士等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两种方式,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使用SCL-90量表对500名在校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了量化研究。同时,又使用了自编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求助意愿、应对方式以及总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质化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SCL-90量表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SCL-90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贫困学生的分数远远高于非贫困学生。 (2)依照SCL-90量表的评分细则,如果因子达到2分,就认为该项目有症状,达到3分,就认为该项目的问题严重程度达到中等以上,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发现,,在SCL-90量表的的9个因子上,每个因子都有贫困大学生被检出,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焦虑症状,其次是强迫症状。 (3)贫困大学生在SCL-90的各因子和总分上均比国内常模要高,且达到及其显著的水平。其中高于常模最多的是:焦虑、抑郁和强迫。 (4)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项因子不存在性别差异,即性别主效应不显著。 (5)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总分上年级主效应显著,而在恐怖因子上主效应不显著。 (6)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项因子学科差别主效应不显著。 (7)城乡贫困大学上在躯体化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和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 (8)是否是独生子女在躯体化上明显存在的较大区别(P0.01),独生子女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忧郁、焦躁、对立、恐惧等方面及其总分上则没有显著差异。 (9)自编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就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交互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心理健康意识薄弱。第三,心理求助的意愿比较差。第四,社会支持很少。 (10)通过对10名贫困大学生的个案访谈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经济因素是阻碍其心理发展的首要原因。第二,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满意程度较低,幸福感不高。第三,周围支持源对于其心理援助不够。第四,多数贫困大学生能够悦纳自己,正视现实。 最后,针对以上出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系列问题,本研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主要有: (1)完善相关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保障体系,推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2)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建设有效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建立家庭、学校及社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5)鼓励父母与子女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 (6)帮助在校贫困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贫困观,克服自卑等不良心理。 (7)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提高自身对受挫的承受能力。 (8)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现代网络教育相结合,多渠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SCL-90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1 引言13-23
  • 1.1 研究背景13-15
  • 1.2 研究现状15-22
  • 1.2.1 贫困大学生概念的界定15-17
  • 1.2.2 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性17-18
  • 1.2.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机制18-21
  • 1.2.4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21-22
  • 1.3 理论依据22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22-23
  • 1.4.1 研究目的22-23
  • 1.4.2 理论意义23
  • 1.4.3 实践意义23
  •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方法23-24
  • 2.1 调查对象23
  • 2.2 调查工具23-24
  • 2.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量表)23-24
  • 2.2.2 自制调查问卷24
  • 2.2.3 个案访谈24
  • 2.3 测试程序24
  • 2.4 统计处理24
  • 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24-32
  • 3.1 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24-25
  • 3.2 贫困大学生在 SCL-90 上的心理问题检出率25-26
  • 3.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的比较26
  • 3.4 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上的性别差异26-27
  • 3.5 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上的年级差异27
  • 3.6 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上的学科差别27-28
  • 3.7 农村和城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上差异检验28-29
  • 3.8 贫困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各因子差异检验29
  • 3.9 自编问卷调查结果29-31
  • 3.10 个案研究结果31-32
  • 4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32-39
  • 4.1 对本研究方法和调查工具的讨论32-33
  • 4.1.1 对研究方法的讨论32-33
  • 4.1.2 对研究工具的讨论33
  • 4.2 对贫困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心理健康的讨论33-35
  • 4.2.1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讨论33-34
  • 4.2.2 贫困大学生在 SCL-90 上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讨论34
  • 4.2.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常模水平的比较讨论34
  • 4.2.4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项因子的性别、年级、学科差异34-35
  • 4.2.5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项因子的城乡差异35
  • 4.2.6 家庭结构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各项因子的影响35
  • 4.3 对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子进行分析35-37
  • 4.3.1 人际关系敏感因子35-36
  • 4.3.2 抑郁因子36
  • 4.3.3 焦虑因子36
  • 4.3.4 偏执因子36-37
  • 4.4 自编问卷调查结果的讨论37
  • 4.5 个案访谈结果的讨论37-38
  • 4.6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38
  • 4.7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38-39
  • 5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39-45
  • 5.1 完善国家相关学生资助政策保障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持续健康发展39-40
  • 5.2 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0-41
  • 5.3 大力营造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41-42
  • 5.4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42
  • 5.5 鼓励父母与子女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42
  • 5.6 贫困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贫困观,克服自卑等不良心理42
  • 5.7 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提高自身对受挫的承受能力42-43
  • 5.8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现代网络教育相结合,多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3-45
  • 结束语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57
  • 附录A: SCL—90(症状自评量表)50-55
  • 附录B:自编问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方式问卷55-56
  • 附录C:半结构访谈提纲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恒钊;文丽娟;;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分析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殷世东;;社会实践与人身心和谐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张琳;彭立春;;加强贫困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4 李e

本文编号:409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409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