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3-6岁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3-6岁儿童在游戏或者一日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因为物品、空间而引起的攻击性行为,而攻击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特性,,会让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处于一种不利地位,甚至成为攻击性儿童。攻击性行为作为儿童常见的社会性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众多心理学家以及幼儿园教师的重视。目前关于攻击性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攻击性儿童产生的原因、相关因素以及对攻击性儿童的干预中,而对于不同类型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性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如何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却很少涉及。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攻击性儿童进行类别划分,进而对有无攻击儿童进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调查,从而探讨不同类型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性,试图通过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来减少或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以期对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研究者选取三门峡陕县5所幼儿园1187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现场观察,共记录有效攻击事件1100次,筛选出攻击性儿童96名(其中身体攻击43人、言语攻击33人、间接攻击20人),无攻击性儿童95名(攻击性儿童的检出率为8.1%),通过对攻击行为的分析研究,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1)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不同类型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在攻击起因、目的、终止方式以及攻击对象上存在显著的差异。(4)不同年龄段之间在攻击类型以及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步,研究者将不同类型的攻击性儿童划分为攻击组,选取与攻击组数量基本一致且没有出现过任何攻击行为的儿童作为非攻击组,之后对两组儿童进行情绪调节策略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年龄阶段攻击性儿童在自我安慰和被动应付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的攻击性儿童在攻击行为和消极调节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3)有无攻击儿童在性别和不同阶段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和有无攻击在消极调节策略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年龄和有无攻击在认知重建、替代活动、攻击行为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4)不同类型攻击性儿童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被动应付、情绪发泄、攻击行为、积极调节策略、消极调节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寻求支持和自我安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5)情绪调节策略八个维度对不同类型攻击性儿童的有效区别函数为两个,区别正确率为66.5%;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上对不同类型攻击性儿童的有效区别函数为一个,区别正确率为61.3%。说明情绪调节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不同类型的攻击性儿童。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尝试提出以下教育建议:(1)关注攻击者与被攻击者,改变其应对策略;(2)合理解决冲突,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3)关注儿童的情绪反应,引导儿童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4)移情训练,合理地宣泄攻击性情感。
【关键词】:3-6岁儿童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儿童 情绪调节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一章 绪论14-28
- 一、 选题缘由14-15
- 二、 研究意义15-16
- (一) 理论意义15-16
- (二) 实践意义16
- 三、 文献综述16-26
- (一)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16-22
- (二) 关于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22-23
- (三)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与情绪调节策略关系的研究23-25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25-26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26-28
- 第二章 研究设计28-36
- 一、 研究目的28
- 二、 研究对象28-29
- 三、 研究方法29-30
- 四、 研究过程30-31
- 五、 研究工具31-36
- (一) 情绪调节策略问卷31-35
- (二) 统计方法的选择35-36
- 第三章 3-6 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特征分析36-50
- 一、 攻击性行为总体特征分析36-39
- (一) 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分析36
- (二) 攻击方式分析36-38
- (三) 起因与目的分析38
- (四) 指向对象和反馈及终止方式分析38-39
- 二、 不同年龄阶段攻击性行为的特征分析39-45
- (一) 3-4 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分析39-41
- (二) 4-5 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分析41-43
- (三) 5-6 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分析43-45
- 三、 不同年龄阶段攻击性行为的差异比较45-47
- (一) 不同攻击类型的差异比较45-46
- (二) 不同性别的差异比较46
- (三) 不同攻击方式的差异比较46-47
- (四) 不同起因的差异比较47
- (五) 不同目的的差异比较47
- 四、 讨论47-50
- 第四章 3-6 岁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性研究50-90
- 一、 不同年龄阶段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比较50-53
- 二、 不同性别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比较53-54
- 三、 有无攻击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比较54-68
- (一) 性别上的差异分析57
- (二) 不同年龄阶段有无攻击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比较57-64
- (三) 性别*年龄交互作用分析64
- (四) 性别*有无攻击交互作用分析64-65
- (五) 年龄*有无攻击交互作用分析65-68
- (六) 性别*年龄*有无攻击交互作用分析68
- 四、 不同类型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比较68-84
- (一) 积极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比较71-79
- (二) 消极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比较79-84
- 五、 讨论84-90
- (一) 不同性别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分析讨论84-85
- (二) 不同年龄段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差异分析讨论85
- (三) 有无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分析讨论85-86
- (四) 不同类型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分析讨论86-90
- 第五章 情绪调节策略对攻击类型的判别分析90-96
- 一、 情绪调节策略八个维度对攻击类型的判别分析90-92
- 二、 积极和消极调节策略对攻击类型的判别分析92-94
- 三、 讨论94-96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96-102
- 一、 研究结论96-97
- (一) 3-6 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特征方面的研究结论96
- (二) 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性研究结论96-97
- 二、 教育建议97-102
- (一) 攻击性行为特征的研究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建议97-98
- (二) 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性研究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建议98-102
- 第七章 反思与展望102-104
- 一、 研究反思102
- 二、 研究展望102-104
- 参考文献104-110
- 一、 中文类104-108
- 二、 英文类108-110
- 附录110-113
- 后记113-115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115-1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新强,段建华,张东峰;农村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纪林芹;张莹莹;陈亮;陈光辉;曾玉;张文新;;童年中期对抗行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拒绝、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4期
3 丁吉卓玛;;4-5岁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功能的相关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7期
5 刘国雄,方富熹,杨小冬;国外儿童情绪发展研究的新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姚利;王美芳;;攻击性儿童社会技能的特点及干预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7 赵欢欢;张和云;王福兴;周宗奎;;儿童依恋、移情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2年03期
8 李敏;;学前期儿童攻击和暴力行为研究综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董会芹;;情绪调节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3-6岁攻击性儿童在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4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48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