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四十自述》教育思想解读
本文关键词:胡适《四十自述》教育思想解读
【摘要】: 《四十自述》是已届不惑的胡适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胡适从教育者的视角、以严谨的“史学训练”的态度,对个人教育经历与教育事件进行叙述。《四十自述》是“谨严的历史叙述”文本,也是谨严的教育叙事文本,主要叙述家庭教育、读书、师友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四十自述》叙述胡适九年的家庭生活,着重描述长辈的期望、家风的熏陶与家学的影响,这些描述传达胡适的家庭教育思想,既有显在的观点,也有隐含的思想。家庭期望引导家庭幼小成员成长,家庭文化奠定个人文化特征,家学渊源是孕育个人学术思想的土壤。 胡适详尽描述他如何选书、读书、受书影响,联系自己后来的学术发展谈论幼年、少年时期所读书籍对自己的影响,从而表达他对读书的认识。胡适认为,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影响学问的积累,而学问的积累又影响对书籍的选择与读书的方法,读书是一生的休闲与事业。 胡适以深带感情的笔墨追忆他接触过的一些老师。这些追忆隐含胡适的师承观。在胡适看来,教师是影响的携带者与发送者;学生由理解、敬佩老师到跟从、接替并超越教师,进入师承链;师承是学术的薪火相传,师承的实现须经历从师、选择、超越这三个阶段,核心是超越。 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胡适将日后取得的成就追源至家庭教育、读书与师友交往。这反映胡适对家庭教育、读书、师承于个人成才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四十自述》所揭示的教育思想所在。
【关键词】:胡适 《四十自述》 家庭教育 读书 师承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8
- 0.1 选题的来源9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6
- 0.2.1 检索方法与检索结果概述9-11
- 0.2.2 胡适教育思想的整体研究11-12
- 0.2.3 胡适教育思想的局部研究12-14
- 0.2.4 有关《四十自述》研究的综述14-15
- 0.2.5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0.3 本研究的取向16-17
- 0.4 研究路径与方法17-18
- 第1章 作为教育叙事文本的《四十自述》18-28
- 1.1 文本内容以个人教育经历与社会教育现象为中心18-23
- 1.1.1 读书经历叙录(1895年-1910年)19-20
- 1.1.2 求学历程叙述(1895年-1910年)20-22
- 1.1.3 师友交往经历叙述(1895年-1910年)22-23
- 1.2 成书背景赋予《四十自述》教育学张力23-28
- 1.2.1 叙述内容反映当时教育环境23-25
- 1.2.2 叙述方式与视点体现作者教育背景25-28
- 第2章 家庭教育观28-39
- 2.1 家庭期望引导家庭幼小成员成长28-31
- 2.1.1 家庭期望可以由外在期待转化为内在认同28-30
- 2.1.2 家庭期望表现形式多样、影响深刻且持久30-31
- 2.2 家庭文化奠定个人文化特征31-36
- 2.2.1 家庭文化无形中育化个人心智与品性32-34
- 2.2.2 家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个人文化特征的形成34-36
- 2.3 家学渊源是孕育个人学术思想的土壤36-39
- 2.3.1 个人治学兴趣有其家学渊源36-37
- 2.3.2 家学渊源影响个人治学态度与思想观念37-39
- 第3章 读书积学观39-50
- 3.1 对书籍的选择决定学问人生的倾向39-44
- 3.1.1 一本书可以为你打开一个新的世界39-41
- 3.1.2 书籍可以改变人的思想与信仰、影响一生41-42
- 3.1.3 书籍决定人的学问、境界与价值观42-44
- 3.2 读书的方法影响知识积累的效果44-47
- 3.2.1 幼年、少年读书以好奇心驱动、以趣味引导44-45
- 3.2.2 读书应由被动接收转为主动思考45-46
- 3.2.3 读书所得需要整理与表达46-47
- 3.3 读书是一生的休闲与事业47-50
- 第4章 师承观50-60
- 4.1 教师是影响的携带者与发送者50-53
- 4.1.1 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大于学术影响50-52
- 4.1.2 教师对学生的隐性影响比显性影响持久52-53
- 4.2 学生进入师承链的过程,即理解、敬佩、跟从、接替与超越教师的过程53-55
- 4.3 师承之承是从师、选择与超越,是学术传统的薪火相传55-60
- 4.3.1 师承是学术的薪火相传55-57
- 4.3.2 师承的三个阶段:从师、选择与超越57-58
- 4.3.3 师承的核心是超越58-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罡;;访胡适故居[J];教育文汇;2011年08期
2 段慧群;;大师胡适身后的父爱和母爱[J];老友;2011年09期
3 苗振亚;;不唱时髦的调子[J];同舟共进;2011年07期
4 胡适;;希望[J];辅导员;2011年Z2期
5 李杨;傅艺明;;胡适为普通女生李超写传[J];公关世界;2010年03期
6 刘笑天;;也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J];山东教育;2011年Z2期
7 郭勇;黄海平;;胡适的一流大学理想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魏邦良;;胡适的四字格言[J];幸福(悦读);2011年07期
9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J];基础教育;2006年09期
10 方利山;;胡适之“徽州的背景”——上庄文化生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建民;;重史求实、新旧兼容的学术原则与治学方法——从钱钟书对胡适和周作人的批评及对文言与白话的评说谈起[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柳芳;;胡适和民国时期的大学体制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海晏;;杜威的历史方法及胡适对它的诠释与应用[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4 黄书光;;试析胡适“文学革命”对国语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陈鸿祥;;《王道诗话》若干相关史实之辨正[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6 姜建;;瞿秋白、鲁迅与胡适的一次交锋[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丕洋;;评胡适的真理观[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国荣;;胡适与文学革命[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9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道德;;胡适的科学方法简析[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洪;胡适与韦莲司[N];人民政协报;2002年
2 孙晓虹;从胡适先生的“三味药”说起[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秦海;尊重社会的信任[N];鸡西日报;2009年
4 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何裕民;从胡适看中医想到的[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白剑峰;有感胡适看中医[N];人民日报;2010年
6 后勤指挥学院政工系政治理论教研室 严燕子;胡适为什么考证《水经注》[N];北京日报;2010年
7 杨建民;胡适评说新文学家及作品[N];团结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徐蕾;胡适:一代才子被苹果难倒[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史飞翔;少读禁书的胡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朱洪;胡适与韦莲司[N];人民政协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良;输出与输入[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岩;重读胡适[D];山东大学;2005年
4 陈占彪;“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汤景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D];复旦大学;2008年
6 周璇;胡适、冯友兰、金岳霖的逻辑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邓庆周;外国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建坤;1945-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与自由主义势力的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娅娅;胡适《四十自述》教育思想解读[D];中南大学;2009年
2 李凌;从“人”的解放看鲁迅与胡适的内在精神联系[D];河北大学;2003年
3 刘恩贤;胡适的中国文学观[D];青岛大学;2004年
4 李霞玲;胡适的科学文化观[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利民;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D];湘潭大学;2002年
6 唐亚军;胡适人权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谢江平;胡适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8 顾小燕;翻译家胡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余敏;胡适思想矛盾的表现与解读[D];湘潭大学;2004年
10 胡琴娥;胡适实验主义方法再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34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3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