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及其演化——兼论当前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争论
本文关键词:课程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及其演化——兼论当前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争论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社会学 话语类型 社会实体主义 制度理论
【摘要】:课程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体现为课程的客观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课程社会学诞生以来围绕课程社会学这一核心问题出现了许多理论,但所有的理论都各执一端。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课程的社会性被简化为利益、立场的反映,课程的客观性被否定,这对课程实践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伯恩斯坦、杨和迈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课程的社会性和客观性展开研究,表明课程的社会性和客观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一结论对反思我国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争论具有独特的价值。
【作者单位】: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关键词】: 课程社会学 话语类型 社会实体主义 制度理论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课程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或者分支领域都有其核心问题,体现为两个极端立场之间的矛盾,在学科诞生之初,常常是坚持不同学术取向的学者各执一端,在各自的学术传统内,或基于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或通过逻辑推演,创生自身的学术视角。学科的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是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学;;论“从惑到识”数学教学原理的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07年04期
2 邓璐;;关于新课改理念及其实践适切性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陈超;;大学的专业建构范式及其效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傅松涛;苗丽;杨晓锋;;教育考责制与美国政府教育责任的强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6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7 李现平;;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8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9 黄文仁;刘英杰;;学校体育改革应注意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有机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庄西真;;试谈发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几个问题[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仲建维;沉重的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宏钢;桂西南农村小学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凤鸣;面向社会事实的文化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范拓源;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常怀颖;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初探[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杨晓锋;美国教育考责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安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于慧慧;中学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范姣;二战后美国课程改革的整体特征及其带来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毛齐明;课程改革的文化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曙光;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王策三;迫切的要求和长期任务:提高教育质量[J];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引堂;;超越社会建构主义——评当前课程社会学中的两种后社会建构主义论述[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原芳;英国PSHE课程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升霞;从法定课程到师定课程: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课程的重构[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3 申夜灵;课程批评探析[D];西南大学;2010年
4 程东海;关于课程文化民族性优化研究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妮娜;走向教育过程公平[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9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4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