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03:22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步入为大众化,我国高校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慢慢显现出来。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心理承受力、家庭经济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处于困境的高校学生群体,该群体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必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及高校自身的发展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继而对社会的稳定也将产生影响。该弱势状况主要体现在心理弱势、经济弱势、学习弱势、交往弱势、能力弱势等几个方面。 高校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已经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反响。然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大部分的思辨研究或者实证研究都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较好地解决了高校经济弱势群体的经济问题,但却忽视了高校其它学生弱势群体,也没能从心理上根除其弱势状况。学生在得到物质资助之后,他们觉得自己是社会的包袱,变得很自卑不合群,不愿意跟同学沟通与交往,觉得学校生活索然无味,高校学生他杀与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这为我们关注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素质敲响了警钟。有些研究者直接把高校弱势群体与高校贫困生划上等号而进行其研究,这是明显的概念偷换。许多研究者依据自己的标准对高校学生弱势群体进行了各自的定义,并进行研究其生存状况,当然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实际情况是否真实,我们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发现,也许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可学生自己却不认为是这样的。 本文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从高校学生自身的感受与体验出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归纳总结出弱势群体的表现与现状,接着提出相关的理论依据,最后提出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救助措施。首先,提高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调适能力,本研究的出发点就是高校学生自身的感受与体验,所以改变其自我意识,纠正其自我评价就显得尤其重要;其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体系,从课堂活动中,让弱势群体对自身心理品质有充分的了解,培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能够全面地、发展地、动态地看待问题;第三,壮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服务机构,为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4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燕如;论学习型学生弱势群体的幸福教育[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0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2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