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风格对学生问题表征及问题解决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7 11:28
本文关键词:认知风格对学生问题表征及问题解决影响的研究
【摘要】: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问题表征作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问题表征的许多研究多集中在学科领域,对表征形成机制、表征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本研究在参考、借鉴以往有关研究,重点探讨不同场认知风格的学生问题解决过程和表征机制的差异。此外,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认知风格被试在不同题型解决上的差异性,以探索问题结构和复杂性与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在上述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研究采用2(认知风格:场依存,场独立)×3(题目难度:简单题,复杂题,提示后复杂题)×3(题目类型:结构良好题,信息隐晦题,条件冗余题)的混合实验设计,认知风格作为组间变量,题目难度和题目类型作为组内变量。要求两种认知风格的学生均要完成不同难度的三种题目类型应用题解题。研究结果显示: 1、两种认知风格学生解决不同难度的三种问题时成绩差异显著,场独立者高于场依存者。认知风格、题目难度与题目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 2、问题解决中,影响正确解题的最重要因素是问题情境表征错误。 3、两种认知风格被试解决结构良好题、信息隐晦题、信息冗余题时,选择表征方式上的差异随题目难度变化,复杂题上的组间差异最大。 4、隐晦题解题中,场独立被试更容易发现隐晦信息,两种复杂题中是否发现隐晦信息对解题正确率有显著影响。 5、冗余题解题中,场独立者在两种复杂题上更容易辨别冗余信息,场认知风格的主效应及认知风格同是否辨别冗余信息的交互作用对解题成绩影响显著。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提出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开展数学教学,促进其问题表征能力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沃建中,闻莉,周少贤;认知风格理论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2 傅小兰,赵晓东;信息表征形式对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2期
3 卫子光,靳莹,黄晓霞;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场依存性特征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常规教学效果的影响[J];化学教育;2002年05期
4 乐国林,田建芬;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李寿欣,宋广文;西方认知方式研究概观[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6 李明振;庞坤;齐建华;;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动态系统模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靳莹;认知方式与高中生化学知识—能力发展关系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刘宁,李寿欣;关于学生认知方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探讨[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邹艳春;认知风格: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2年01期
10 辜筠芳;浅谈认知风格在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燕;学生FDI认知方式与数学问题解决[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31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3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