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试论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现实表现,从而找出相应的辅导策略。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系;河南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单亲家庭又称缺损家庭,原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有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单亲家庭也包括单身者收养子女、未婚的父亲或母亲与非婚生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单亲家庭所占比例增长的现象。据美国1991年人口调查的统计数据,当年美国239万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晓春,胡阳帆,李旭东;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问题探讨[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左鹏;张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某大学女生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颜农秋;珠三角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对策[J];人口研究;2004年06期
3 薛桂英;易连云;;论城市离异单亲家庭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晓阳;曾宇霞;;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与人际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萍;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峧;单亲家庭幼儿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车平平;离异家庭子女健全人格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雯洁;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归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邵雪玲;只要你过得比我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玲;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从庆;论学校场域之外的资本运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林曼峰;论中学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毛俊青;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复原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安琪;父母离婚与子女犯罪关系的学术拨正——20世纪90年代相关研究的回顾及评估[J];青年研究;2001年09期
2 刘鸿雁;单亲家庭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1998年02期
3 陈秀丽;我国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利民;;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J];医学与社会;2010年03期
2 葛广昱;余嘉元;安敏;何婷婷;李金德;;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杨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班主任工作探析[J];大众科技;2010年01期
4 丹尼斯·爱德华;沈园;绿绿;;旧金山公路上的20美元[J];科海故事博览(智慧);2010年01期
5 栾世强;;人生不能没有梦想[J];解放军健康;2010年01期
6 安心;;我曾经那么接近幸福[J];祝你幸福(午后);2010年01期
7 李丽娟;;突围(外一篇)[J];清明;2010年02期
8 刘彩珍;;一种青春的书写——读王路和他的少年小说[J];文学港;2010年02期
9 冠豸;;老帅 加油[J];聪明泉(情商);2010年01期
10 闫建军;;基于形体与舞蹈教学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分析[J];华章;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忠族;;学生公平就读环境调查浅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2 徐金霞;;教师良好心理品质的塑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3 杨胜琴;;沟通拉近距离 爱心点亮希望——谈对学困生的研究与转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4 徐伟;;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愉快学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5 张志宏;;播撒阳光,共拂尘埃——三结合特殊案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王玲;;为贫困生撑起一片晴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李芙蓉;;班主任如何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朱惠静;;《重组家庭子女的青春期教育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9 何美仪;高健;赵金龙;康铁君;;母子家庭与完整家庭父母教养态度对幼儿社会生活能力影响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杜立;;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与未成年人弱势群体[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莉;破解男孩“成长危机”[N];工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顾威;丹东:“爱心协会”温暖千万人心[N];工人日报;2010年
3 章念生;向贫困与社会排斥说“不”[N];人民日报;2010年
4 尹文盛;我市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持续加大[N];东营日报;2010年
5 石延寿 马英;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N];青海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罗石香;全省62.9万农村中小学生享受生活补助[N];贵州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樊国安;天津市民:新春涌动读书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8 记者 万馨;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增多[N];滨海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沈荣 李胜利;用阳光雨露滋润贫困者的心[N];郑州日报;2010年
10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徐斌 彭晶 实习生 唐贵雷;关爱行动六年巡礼[N];深圳特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大学;2005年
2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君;作文模式化现状分析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新民;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表露与抑郁状态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芳;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兴华;我国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5 郝传慧;青少年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雅萍;论儿童文学中的单亲家庭及父母离异[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红帆;对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邵雪玲;只要你过得比我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蒋奕雯;3-8年级学生“诚信”概念理解及其情境反应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雪梅;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心理状态分析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38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3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