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学习在《教育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参与式学习在《教育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参与式学习作为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学习者积极参与、尊重学习者学习主体性及个性发展等教育观念。在参与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挑战性的、可行的综合任务和活动作为学生参与的切入点,以创造和谐的合作环境和广阔的信息技术环境,从而为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提供保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参与式学习方式,可以调动其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学环境设计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57;G652.3
【正文快照】: 一、在《教育技术学》教学中运用参与式学习的重要意义参与式学习作为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学习者积极参与、尊重学习者学习主体性及个性发展等教育观念〔1〕。因此参与式学习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合作性、全体性等基本特点。(一)参与式学习是实现《教育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昌贵,牛端;论大学生参与式学习[J];高教探索;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悦青;物理分层教学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怡萍;职业高中《性健康教育》中预防性伤害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沈石雯;地理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及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正华;参与式语文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瑞荣;学生参与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与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石晓燕;高中语文学习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夏广萍;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恽广岚;小学生课堂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国敏;“五年制师范专科小学教育”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丽芝;解读困惑—高校课堂教学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益康;施行;;电化教育能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吗?[J];外语电化教学;1981年02期
2 ;英汉电教术语选编[J];外语电化教学;1981年01期
3 ;前言[J];外语电化教学;1981年01期
4 刘万华;;教育科学部[J];外语电化教学;1982年01期
5 林克诚;章伟民;;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J];外语电化教学;1982年02期
6 杨惠中;;教育技术学简论[J];外语电化教学;1982年02期
7 谢云锦;;美国《1981年教育媒体年鉴》介绍[J];外语电化教学;1982年03期
8 ;《外语电教》1981—1982年总目录[J];外语电化教学;1982年04期
9 邱质朴;乔安·顿;;美国的视听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1983年02期
10 朱纯;;电化教育的学科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彦红;;参与式社会性别培训初探[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2 徐福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心;;教育技术学中的系统思想与辩证思想[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郑旭东;;教育技术哲学研究论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旭东;;领袖群伦——唐纳德.伊利学术思想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晓辉;;从教育技术的发展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苑文彪;;重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涵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斯琴图亚;;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涛 温红彦;北大教育学院成立[N];人民日报;2000年
2 内蒙古记者站提供;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春季高考招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记者 范绪锋 刘继安;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势在必行[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艾文;《翰林汇信息技术课教学系统》倡导全新的教学模式[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记者 卢劲杉 李雪梅;教学走向信息化 教育莫失人情味[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吕永超;寿险培训 四个“结合”[N];中国保险报;2002年
9 吴滔;教育信息化:如何走出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记者 刘继安;北京语言大学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的国际型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姚红玉;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虚拟导师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红;教育技术观念的变迁和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建青;适应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行动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徐冬雪;“视、听、做”一体化的婴幼儿语言习得环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继宽;现代远程教育情境下教学结构模式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魏河川;应用几何画板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试验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强;基于因特网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洪霞;绩效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春莉;教育技术学之学科内容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鹏;灰色系统理论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亓小涛;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44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4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