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中生 自我和谐 学业成就归因 交往归因 归因方式 非独生子女 人际交往 量表 不和谐 不同性别
【摘要】: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对3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均无显著差异;②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独生子女的自我和谐水平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③自我和谐水平与不同的归因方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④努力归因在自我和谐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论高中生的自我和谐水平与归因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积极正确的归因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单位】: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1]。那么和谐校园的基础就在于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我内心的和谐。自我和谐是R 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指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它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R ogers的观点,自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中(包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红,王登峰;人格维度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文;归因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李志凯;崔冠宇;赵俊峰;张香竹;;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3 韩仁生,孙丽丽;关于儿童教育中理想性别角色问题的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杨秀花;;归因理论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5 曾永忠;运动归因与学生积极体育活动态度的关系[J];山东体育科技;2000年04期
6 李明霞;范秀珍;;归因对临床实习护生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25期
7 张立双,王洪彪;体育运动领域中归因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J];体育与科学;2003年01期
8 刘改成,王斌,罗小兵,邱芬;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及其归因训练程序[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李昊;李志凯;蒋艳菊;张香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8期
10 徐伟;李朝旭;韩仁生;;友谊的结构研究——一项对大学生友谊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玉芳;持续性社会事件认知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军;大连市中学生体育学习成败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义秋;高一学生归因训练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包华;内化与外化问题行为中学生的归因特点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邹敏;初中生的考试成败归因特点与归因训练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甄海燕;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归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喻瑾;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其实现[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晶莹;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分析和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欣;激发中学生物理学习成就动机途径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艳慧;归因训练对低自尊初中生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钱宇凤;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学报;2004年03期
2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与QZPS-SF)的常模[J];心理学探新;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多益;专门用语要准确[J];安徽教育;1980年08期
2 陈定中;有穷集元素个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J];数学通报;1980年09期
3 唐泳;作文要讲实用[J];江苏教育;1980年01期
4 田雪莉(莎莉·狄恩);;我用《中建》作教材[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1期
5 卢贺英;;民和县总堡公社文化状况[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6 叶福贵;;我心中最可敬的人[J];四川教育;1980年09期
7 林培玲;从安庆纺织厂看教育对生产的促进作用[J];安徽教育;1981年03期
8 周云生;四化·人才·教育·“定海神针”[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9 滕耀云;;我是怎样提高中、差生的[J];数学教学通讯;1981年04期
10 陈金明;;北京市举行中学生口头表达表演赛[J];人民教育;198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杰;李名方;;关于得体修辞学的通信[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2 李爱生;;山区办学的榜样——来自方山县圪叉咀小学的报告[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3 李敬先;路英智;董汉振;崔元江;马骥;李训友;;淄博市高中及中专准毕业生心理状况研究[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4 唐国强;;我演赵蒙生[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5 吴家国;王庆英;;大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调查报告兼论逻辑教育中的问题及其改革[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6 王庆英;;转变观念为提高中华民族的逻辑思维素质大力发展逻辑教育[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7 蔡名宏;;外山三法气疗防治假弱近视经验[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卢秀琼;;三峡库区高中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沈德立;陶云;;不同文体课文阅读过程的眼动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郑涌;王志蓉;;不同时段下高中生考试焦虑与考试成败归因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莺;“新新人类”情绪灰[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州立大学 陈增曙博士;考试改革/教学改革与学生减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何建明;孩子何以被“灼伤”[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微;当代高中生 新时代新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刘微;当代高中生 谁是他们最崇拜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刘华蓉;美国中学生 没有必读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江波;保健品不是营养品[N];大众卫生报;2000年
8 林静;日本举办“父亲形象”调查[N];光明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马国圣 梁海涛;保姆式管理:是耶?非耶?[N];河北日报;2000年
10 林新华;助学贷款也该帮帮贫困高中生[N];湖南经济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田宝;高中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模式和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杜林致;认知归因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性[D];南开大学;2002年
5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吴鹏泽;中日学生对媒体态度的比较研究及提高媒体素养的策略[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丁村成;台湾高中课程机率统计教与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苏煜;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高中生体育学习缺乏动机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静;高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翁乾明;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范丽恒;高中生性别角色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6 戴斌荣;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7 唐正华;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元认知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凤;必定归来的放逐者[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孙志凤;高中生自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10 黄昌朝;机辅语言教学环境中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256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5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