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德育生态化路向
本文关键词: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德育生态化路向
【摘要】:文化生态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现今我国德育存在着低效性,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对文化生态的认同不够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文化生态与德育的关系,构建德育生态化之路。其基本路向应包括构建德育生态场、建立生态型师生关系、开展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为内容的"三生"德育活动、遵循理解型德育原则等,回归生活世界检验,形成德育生态化的系统。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形成并由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为社会群体所共同享用的世界观、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和价值模式的总和。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自由性、人为性、系统性等特征。文化在社会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晔;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慧,钱才云;浅谈建筑空间的特性[J];安徽建筑;2003年02期
2 关健,李庆霞;文化的构成与文化冲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3 陈燕锋,陈冠华;反观传统:儒家法文化之新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继平;;论“韦伯命题”视阈下的东北经济与文化[J];长白学刊;2006年06期
5 迟成勇;;论中庸的伦理意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张玲;王玉琴;;论犹太教与犹太人、犹太历史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陈世联;;儿童社会化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赵雨;《诗经》:中国写作原论[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俞世伟;刘唏平;;规范·德性·德行[J];道德与文明;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文才;;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峥;;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归化和异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罗道全;;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艰辛探索[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立军;;可持续发展教育文化简论[A];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4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铭;生命·哲思·美——无名氏小说的语言艺术特征[D];延边大学;2001年
2 邬蔚群;英中非言语交际文化差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潘家耕;论当代生产力的绿色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4 宫家寰;论市场经济运行的伦理基础——信[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显东;后现代主义与高校德育改革[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7 杨毅;论我国当前行政道德的法治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戴尊红;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许晶;从中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演变探讨科学技术的价值向度[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杨闯建;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现状及培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3 宋晔;现时代人类的价值取向与国民理想人格重塑[J];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诗亚;;西部开发新理念——发展特色科教 构建良性自然/文化生态[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侯京林;;生态文化与生态教育[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孙绿怡;孙福万;王淑娟;;略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的内涵[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少北;;海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承平;良性的学校文化需要一条“鲶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赵学敏;从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看生态文化建设深远意义[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朱广菁;教育创新的使命是什么[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朱树豪;提倡文化可持续发展观 启动传统文化教育工程[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骏豪集团主席 朱树豪;提倡文化可持续发展观 启动传统文化教育工程[N];人民政协报;2006年
6 罗玲玲;让创造力教育点燃创新火苗[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张一诺;塞罕坝教育基地展览馆正式开馆[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8 木风;艺术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李巍;每名学生至少要种一棵树[N];河北日报;2009年
10 纪大海;构建五大教育走廊[N];四川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靖;教师文化生态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管月飞;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Z,
本文编号:1271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7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