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及调适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及调适
【摘要】: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建立的关键时期,积极的自我同一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客观因素。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从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咨询辅导和利用好校园网络平台这四个方面,积极关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当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心理学界、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是他们从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阶段,也是他们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要经历生理、认知以及社会角色各方面的重要变化。由于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日f;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2 马晓明,徐宪春;自我同一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3 高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绿;高申春;;当代中国人的自我同一性解离及根源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张日f,陈香;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冯聪,管雷;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自我同一性缺失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7期
4 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5 齐平;吴金昌;;论大学生独立性、责任感、自尊水平及其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8期
6 张晓宏;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调适[J];教育评论;2004年06期
7 杨邦勇;;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策略探析[J];莆田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邹琼;佐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3期
9 田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管雷,冯聪;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安秋玲;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汲新波;高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3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苏娟娟;青少年学生的自尊、自我和谐和网络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英伟;自我同一性理论对转型期我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卓然;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戚昕;中国文化背景下关于成年的界定及其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猛;互联网使用、自我认同与青少年心理健康[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亚真;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大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存在焦虑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素霞;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2年03期
2 施晶晖;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析因[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蔡璐;;从自我同一性视角探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J];社会工作;2006年10期
4 张日f;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5 韩晓峰,郭金山;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J];心理学探新;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刘宏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影响因素和失败原因[J];教书育人;2009年12期
3 郭春兰;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04期
4 邱静宁,谭昆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塑造[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7年04期
5 韩玉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兵团建设;2006年01期
6 陈运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S2期
7 史小平;;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年09期
8 张立常;丁海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2011年24期
9 王耀廷;谭平;;“课桌文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当代青年研究;1988年09期
10 富海芝;;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桂瑞;;国家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黄列玉;邓冰;曾亚萍;孙娥;王加好;田艳;邓厚才;;942名医学生自我同一性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振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远超;吴大兴;;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误区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陈亚飞;周春;李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课后时间分配情况的关系研究[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春风化雨二十载 真情呵护学子心——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十年回顾与展望[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前言[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8 ;“6个三”模式——浙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20年的发展与经验[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9 陈昌凯;桑志芹;谈文娟;费俊峰;徐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追踪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郭洪芹;;浙江省高校心理普查工作现状调查分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健康人格心理学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李卫华 通讯员 唐田;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豫召开[N];河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吕东浩;张倩红委员建议设立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项救助基金[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吴岩;大学生心理健康“五适应”[N];辽宁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李艳;成长,期待心灵“抚手”[N];福建日报;2008年
6 黄海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变奏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李伦娥;怎样让年轻的心不再受伤[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金永红;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不足[N];健康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周保东;贫困大学生急需心理解困[N];徐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原;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人民政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2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江楠楠;大学生同一性发展特点和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晓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林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现状与形成机制的探索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秀娟;中学生存在焦虑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康平;中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D];河南大学;2010年
5 赵帆;工读学校学生依恋及其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甲福;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唐学文;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医学院;2011年
8 赵婉姝;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张立新;青年自我同一性与幸福感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10 夏兢;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92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9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