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人际信任、人格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04:17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人际信任、人格的影响研究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网络交往 人际关系 人际信任 人格


【摘要】:该研究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基本信息问卷、现实人际信任问卷、网络信任问卷、人际关系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48名大学生进行预测4、62名大学生进行实测,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不同网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分在性别、科别、年级上差异显著。(2)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状况总体良好,现实人际信任度不高。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现实人际信任方面网龄和年级差异显著。(3)不同网龄大学生在艾森克人格四个分量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
【作者单位】: 山东经济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成果之一,批准号06BSZ015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网络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交往行为的直接性、交往关系的平等性等特点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作为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延伸,网络人际交往弥补了现实人际交往中的时空局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大学生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2 伍明辉;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3 罗群英;;论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6年02期

4 刘本荣;;大学生人际困扰与网络依赖的相关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11期

5 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7 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8 俞宗火,戴海崎;中国大学生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因素结构之探讨[J];心理学探新;2005年01期

9 卢光莉,陈超然;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军;;体育教学中运动角色扮演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李四军;;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元刚;刘俊;;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马长征;李志刚;;医学生人际信任、交往焦虑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5 马长征;王岚;;大学生人际信任、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6 张士伟;李学砦;;体育院系大学生信任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刘小戈;林济森;;大学生创业制约性情感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姬建敏;科技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2005年04期

9 王贺茹;宋文红;金春华;;学习困难儿童的相关因素分析[J];北京医学;2009年07期

10 李柯,王楠;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淑娟;牛甫;;消费信任研究述评[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樊蓓蓓;张春华;;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蔡迎春;;训练方式对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人际信任改善的影响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戴晓阳;曾宇霞;;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与人际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屈勇;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5 高峰强;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8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谢凤华;消费者信任前因、维度和结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杨静;供应链内企业间信任的产生机制及其对合作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熊良斌;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恒生;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静;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自尊及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邹平;健美操运动对宜春学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静;服装网购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王丽双;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丹娜;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与干预措施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肖宁;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晓玲;大学生依赖性网络行为分析[J];公安教育;2005年07期

2 谢冠华;网际交往与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思考[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3 刘梅英;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冲击和影响[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李义安,王学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5 毛晋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与心理健康[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6 张翔,王旭峰;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区为个案调查中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8 张华;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郭志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马莹华,刘世丽;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望舒;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会娜;杨曦;;试论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问题与对策[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李薇菡,刘继红;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心理的有利影响[J];人才开发;2002年09期

3 胡青;贾涛;;网络对大学生心理行为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刘景涛;丁永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引导对策[J];唐都学刊;2008年05期

5 罗世云;曾立荣;;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心理分析及德育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12期

6 苏醒;;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伦理困境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辛妙菲;陈俊;;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差异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8 张春姣;刘盈;;论大学生孤独感的成因与调节[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1期

9 许之屏;金育强;;元认知理论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10 梁胜;;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与对策[J];警官文苑;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程科;;大学生人际自我价值感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杜岩英;雷雳;;大学生外显、内隐自尊与人际关系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高良;郑雪;;人际关系、自主定向与大学生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9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攸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颜建斌 攸县司法局局长 邓爱祥;倡导包容和善观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湖南日报;2009年

2 谭普平;珍惜人缘关系 共建和谐社会[N];开封日报;2009年

3 云南省姚安县龙岗小学 伍家磊;协调人际关系是艺术,不是权术[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蔡若愚;大楼多了 串门的少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潘虹;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N];吉林日报;2011年

6 长子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人际关系在礼俗与利益博弈中渐变[N];中国社会报;2010年

7 袁州区竹亭小学 彭运兰;感恩与和谐[N];宜春日报;2011年

8 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辉耀;如何拓展你的人脉关系[N];经理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廊坊日报;2010年

10 孟怀东;人际关系中的小病态[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殷姬;人际关系中的“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9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贾淑芳;人际信任在大学生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中的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为举;大学生人际和谐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霞霞;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刘燕;对人情冷漠现象的思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类型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任丽平;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网络交往满意度与社交焦虑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赵海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萍;创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黄诗e,

本文编号:1318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18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5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