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促进学生社会流动限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教育促进学生社会流动限度研究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教育 社会流动 流动限度 农村学生 社会分层 社会阶层 高等教育 大学生 高等学校 阶层流动
【摘要】:教育具有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作用。然而,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本文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基础、流动方向、流动性质和流动阶段等不同维度对农村学生社会流动中面临的二难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同时也对西方的教育社会分层理论作了中国语境下的扩展性解释。
[Abstract]:Education has a role in promoting a healthy flow of social class. However, in the rural education dilemma in promoting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function limi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rural students' social mobility, flow direction, flow properties and flow stage of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 two difficult problems facing rural students' social mobility in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western education, but also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ory for scal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interpret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国家重点课题“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AFA080006)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个社会要想进步,就必须通过某些途径,使出身低微而才智过人者能够替换那些出身高贵而才疏学浅者。[1]换言之,社会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社会的流动,而教育则是社会流动的主要手段。因为教育能借助某种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分类,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教育层次和类型中,进而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王彦斌;;转型期的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祖超;阎凤桥;;社会分层对于高等教育分层的影响——西安民办高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2 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李瑞娥,李伟群;我国制度变迁与教育资源分享中的公平问题——一个基于农村和城市人口受高等教育差异的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05年11期
5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6 王香丽;;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教育制度因素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7 王远伟,高巍;社会分层、高等教育与职业选择[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8 吴宏超;我国目前的教育机会分配与教育公平[J];教育与经济;2003年03期
9 谢作栩,罗奇萍;闽、湘、川3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初步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4年03期
10 刘录护;;家庭子女教育消费:社会不平等机制的微观建构[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鲍风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及辽宁省高职教育需求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樊华强;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人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平;制度伦理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制度[D];厦门大学;2007年
6 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光平;重庆高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受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童腮军;高考学生专业选择行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正文;文凭与社会资源交换的社会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海燕;社会分层视野下的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乔菲;我国社会分层对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景婷;阶层资本对子代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春娥;论农民的受教育权及其保障[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锐英;教育公平理论及其在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侯雪伟;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均等产生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宝昆,谭开林;大规模教育考试控制社会流动功能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陈文,彭海珍;人才何时能西飞[J];北方经贸;2001年02期
3 谢作栩,罗奇萍;闽、湘、川3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初步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4年03期
4 王永进,邬泽天;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J];社会科学家;2004年06期
5 马和民;当前中国城乡人口社会流动与教育之关系[J];社会学研究;1997年04期
6 宋林飞;“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7 严善平;大城市社会流动的实态与机制——来自天津市居民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明克诚;要用大气力抓好这件大事[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2 ;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马信同志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3 E.弗林 ,黄育(香复);美国社会中的犯罪和暴力行为[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4 ;学习推广桃江经验 认真抓好农村教育——省教育局、绵阳地区行署联合召开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会议[J];四川教育;1980年03期
5 周裕德;;一手抓农业 一手抓教育[J];四川教育;1980年03期
6 任家学;;中共江津地委召开县书会议研究抓好农村教育工作[J];四川教育;1980年03期
7 ;农中之花含苞待放(述评)[J];人民教育;1980年01期
8 李雄威;;县委带领我们学桃江[J];人民教育;1980年06期
9 石永良;;县委要切实抓好农村教育[J];人民教育;1980年07期
10 本刊评论员;;一定要抓好普及小学教育这个大政[J];四川教育;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淑芬;范仲;;培养幼儿承受压力自强不息开发智力[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蔺铁广;;科教兴村 致富顺城关[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3 ;走农科教结合之路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4 乔光文;;以陶为师 提高农村教育工作者的素质[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5 ;探索一条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路子[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6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送选论文篇目[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7 赵银书;张泉水;宋怀保;;建设陶研之乡的思考[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8 连小果;;培养创造型农村师资队伍的探索和实践[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9 彭义轩;李爱生;;实施素质教育 服务农村经济——交城县大陵庄小学的调查[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10 ;兴学富民 科教兴农——古交市龙子村学校科教兴村的简况[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鞍钢 熊义志 李春波;要让9亿农民先受益[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杨业华;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山东省即墨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邹翠欣;教育储蓄 想着农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肖铮;福建严格农村中小学收费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评论员;不断创新 企业才有出路[N];中国汽车报;2000年
6 土根;读书咋就这么难[N];中国质量报;2000年
7 记者 易运文;深圳龙岗区实施“农村教育城市化”工程[N];光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苗家生;改革农村教育 培养新型农民[N];光明日报;2000年
9 王先明;开展二十世纪的中国乡村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10 王笛;近年美国关于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分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韩亚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刘世民;错位与抉择[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孙立群;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6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长寿;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维青;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转移支付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玉;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控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卫星;经济增长与中国农村教育投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郝振君;当代国外农村教育理论的国际比较与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郝明君;农村科普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冯军旗;中世纪晚期英国贵族的家仆世界——社会学的视角[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罗汉书;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曾庆伟;农村初中研究型课程开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蒋臻;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成华威;吉林省农民外出寻求非农活动的村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
10 郭亚红;我国农村教育体制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61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6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