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理论旨趣与专家的角色定位——兼及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教师的理论旨趣与专家的角色定位——兼及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思考 出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学的情境性决定了教师对学院式的教学理论没有足够的兴趣,而情境的丰富性又决定了教师具有特殊的理论旨趣,这种旨趣使一部分教师可能成为实践型的教学大师。教学论专家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承担起启示、激发和建议的角色。"课程与教学论"是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由上位的"课程与教学论原理"和下位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共同组成的一个学科群。"课程论"教材与"教学论"教材的分列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路径。
[Abstract]:The situational nature of teaching determines that teachers do not have enough interest in the academic teaching theory, and the richness of the situation determines that teachers have special theoretical purport. This kind of purport may make some teachers become practical teaching masters. The experts of teaching theory should bear the inspi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inspiration and advic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is to hel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a discipline. It is a group of subjects composed of the principle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subject course and Teaching Theory, which is composed of "Curriculum Theory" and "Teaching Theory".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a path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subject construction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与教学理论专家相比,一线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论旨趣,他们更注重经验,更注重理论的情境性。他们喜欢理论,但对经院式的教学理论却敬而远之。教学论专家和一线教师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教师需要什么样的专家的指导?课程与教学论作为高师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学科建设中存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启亮;;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景海峰;;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伦理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有鸿;王国华;;论教师的语言美及语言修养[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可悲的惊奇[J];基础教育;2006年10期
3 刘德飞;;教师专业发展的六个需要[J];宁夏教育;2011年Z1期
4 关茜;;教师需要科学的评价[J];现代教学;2011年09期
5 陈丽;张玲;周虎;;宁夏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6 郑瑜;;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之路[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0期
7 程仙平;;教学即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体[J];新课程(综合版);2011年06期
8 高萍;;让激情成为习惯 让研究成为常态[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9期
9 王静;;教书育人需要教师练就一颗“平常心”[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年08期
10 向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特性[J];教学与管理;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雪;;浅谈“告状”现象[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兰加静;;做有心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3 金永君;;新世纪教育活动中师生沟通的特点[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吕静;;智障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吕永军;;浅谈提高教师心理素质[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廖全忠;巫文晖;刘水平;;“三心二意”为人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年
7 殷勇;;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如何解决民办学校教师教师的不良心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唐妮萍;;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实现民办学校的可持续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张洁;;关注教师心理提高教师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师睿;;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些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张俊;教师需要一种向上的姿态[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 赵宪宇;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智力支持?[N];江苏教育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玄涛 廖申展;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庞丽娟;教师需要专业、深入的帮助[N];人民政协报;2002年
6 广西江南中学 潘善圣;教师需要互动式的培训[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7 何勇;教师需要学力化而不是学历化[N];贵阳日报;2008年
8 王俊玲;教师需要学校的忠诚[N];发展导报;2003年
9 ;新教师需要知道的教师素质[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睢宁县第二小学 张甫强;着眼困惑 解决问题[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东辉;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菊萍;追求教师生命的真实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小岩;密云县中小学教师对教学资源需求的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金峗;论教师参与课堂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郑起运;在线课程“学习准备期”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熊昌萍;农村教师教材再开发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王晶晶;基于教育博客的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伟波;教师学习动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涛;基于差异教学的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爽;解构哲学视角下的教师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佳;德育新课程改革中德育教师角色转变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82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8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