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三个层次
本文关键词: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三个层次 出处:《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必须要从信息技术、课程和人三个层面进行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互动整合,体现在三个层面,即课程知识层面的贯通、课程经验层面的融合和课程文化层面的创生,并最终使三种不同的课程观借助于信息技术走向统一融合。
[Abstract]:The purpo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must be discusse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urriculum and human .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should be the two - way interactiv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ree levels , namely the through of curriculum knowledge level ,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experience level and the creation of curriculum culture level , and finally leads three different curriculum views to the unified fusion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作者单位】: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一般课题(BCA060016)研究成果之一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SK311)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有效”问题的提出目前,人们在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都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有效整合”,似乎不存在“无效”整合的问题。面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以及信息化教育实践困惑,究竟怎样才算是有效整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整合?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2 丛立新;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谢康,陈丽;论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课程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6期
4 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张义兵,李艺;“信息素养”新界说[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6 范兆雄;论课程文化发展的客观标准[J];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7 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10期
8 朱永海;;论“信息技术”本质[J];情报杂志;2008年07期
9 钟柏昌,付小连,李艺;课程整合的多向度解析[J];教育探索;2005年01期
10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和海;马水红;张新明;;教育技术学的本土化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郝红军;时建群;;关于理工科“课程实践”环节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李楠;宋力;张志刚;;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文化内涵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5 蒋建华;走向政策范式的课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6 娄坚强;樊炳有;孙立;;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如何反映地域体育文化特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7 陈妙娥;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和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年11期
8 蒋国权;高嵘;;当代我国体育课程本质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阎守扶;张蕴琨;;我国高等院校近10年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研究文献回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余萍;;“嬉”与“习”: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游戏课程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迅;;用更广泛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以录制视频活动为例[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黄勇;;关于数学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的思考[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龚大洁;潘沁艳;郝雪;王苑;;初中《科学》课程实施中教师面临问题初探[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唐晶;;谈高校化学教学现代化[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5 邢程;李玉梅;邵伟;余敏;吴克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梁续广;;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科学整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智;;信息技术与新的学习方式的整合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邢程;李玉梅;邵伟;余敏;吴克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10 张景斌;姚未然;;高中数学与其他理科整合课程研究初探[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5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7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金刚;农村微型企业创业:创业者信息能力与创业绩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雪;上海市郊小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慧慧;信息技术课与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建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技术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卜红丽;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D];鲁东大学;2009年
7 翁健彬;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朝晖;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文化危机与重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顾芳芳;论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红;医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信息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2 肖川;课程的意味[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年06期
3 远德玉;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5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6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7 张轶炳;李芒;;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性与多样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8 叶婉秋;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与变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年17期
9 林红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李世红,黄永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欣荣;;以人为本的信息传播观在现代图书馆的应用分析[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1年01期
2 曹e,
本文编号:1384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8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