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日常化教学及其批判

发布时间:2018-01-09 02:22

  本文关键词:日常化教学及其批判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 日常化 批判


【摘要】: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活活动,具有日常性与非日常性双重属性。然而,在教学生活世界中,教师往往依存在日常教学生活中,遮蔽乃至遗忘非日常教学生活,从而孕育和滋生了教学生活的"日常化"倾向。教师教学生活的"日常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思维、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时空等方面。教学活动既不能回归到"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停留于"日常化"水平,需要在"日常化"和"非日常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陷入误区。
[Abstract]:Teaching activities as a human, human life activity, has the dual attributes of routine and non routine. However, in the teaching of life in the world, teachers often exist in the daily teaching life, and even forgotten shadowing unroutine teaching life, thus giving birth and breeding teaching "daily life" tendency. Teachers "Daily"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teaching of thinking, teaching subject,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space and so o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not return to the "daily life", also can not stay in the "Daily" level, need to maintain the necessary tension between "Daily" and "non daily" and avoid mis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青年课题(CAA080214)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活活动,是体现生命意志、彰显生命本性、促进生命发展和完善的创造性活动。然而,在教学生活世界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或教学生活)逐渐失去了反思与批判、创造与超越等特性,演变成自在的、例常化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以个人家庭、天然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罗儒国;;教学理论辨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一梅;关怀与忧患 批判与催生——读贾平凹《高老庄》[J];济宁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2 傅莲英;浅析邓小平思维方式的批判与创新特点[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唐少杰;哲学的批判和自我批判刍议[J];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4 孙金年;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王丽萍;从《阿Q正传》看鲁迅对西方文化的取法、融合、创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郭振香;论戴震哲学的基本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张琦伟;后现代文化思潮基本图景[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胡建军;理想主义旗帜与知识分子立场[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9 何卫华;赛义德的知识分子批判[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王坤;王勤;;试评我国民法典草案之体系结构[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畅;;逻辑实证主义对客观主义本体论批判的反思[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孔云;;地理课程文化的批判与建构[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王永健;;《红楼梦》与《姑妄言》[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4 张永芳;;黄遵宪《己亥杂诗》对客家陋俗的批判[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永芳;;黄遵宪《己亥杂诗》对客家陋俗的批判[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若彦;;评卡洛斯·埃斯库德的外围现实主义理论[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何晋文;;市民社会与公众舆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伍光辉;;船山理想人格论的形象诠释——王夫之《龙舟会》主旨新探[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9 肖靓莎;彭希林;;浅析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彭剑鸣;;死刑裁判现行宣判模式的批判[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钧(作者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对神话的批判[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三联;热带也有思想家[N];中国保险报;2001年

3 张岱年;弘扬学术 批判迷信[N];光明日报;2001年

4 徐健;电影《第一书记》:一个普通基层党员光辉的人生[N];文艺报;2010年

5 谢白清;全面透视中国家庭教育[N];经济日报;2001年

6 罗建华;由余秋雨说到《学习与批判》[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陈东明;网络新闻评论之批判[N];中华新闻报;2001年

8 张姝;开发区限塑监管日常化[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9 ;体育日常化的性别意义[N];中国妇女报;2003年

10 刘朝;批判余秋雨湖南再起波澜[N];中国社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晓薇;宋代《中庸》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书明;科学、批判与自由[D];吉林大学;2002年

5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郭庆罡;马克思现代史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覃世艳;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宋法刚;中国电视剧的悲剧性:存在、价值与批判[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伟斌;世俗化·日常化·碎片化:“现代性”无根状态的三种感受[D];暨南大学;2010年

2 朱美荣;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姜超;理性官僚制批判的反思[D];辽宁大学;2007年

4 厉文华;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范云晶;日常主义:无法穷尽的生命之旅[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朱宇波;科学课程理想:批判与重建[D];苏州大学;2005年

7 郭海英;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辩证批判的方法论特征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4年

8 裘晓红;当代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分析与批判[D];浙江大学;2006年

9 马唯杰;体面劳动:劳动的伦理批判[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吴岩;让生活自己说话[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9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99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d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