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的特点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方式的特点研究 出处:《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中生 心理 防御方式 应对方式 特点 积极情绪
【摘要】: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571名高中生在应对压力事件时的反应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心理防御机制整体趋向成熟,在部分项目上存在性别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2)高中生应对方式整体趋向成熟,在问题解决上存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与黄希庭2000年的研究结果相比,目前高中生的应对方式不乐观;(3)除压抑与求助外,成熟防御机制与问题解决和求助均成正相关,且幽默与问题解决存在显著正相关;除幽默与发泄和忍耐外,成熟防御机制与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均成负相关,且压抑与退避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因此,在对高中生压力应对的指导中要特别注意性别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从心理防御方式入手调节个体的情绪,启发个体的合理应对行为,尤其要重视对积极情绪的引导。
[Abstract]:The responses of 571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stress ev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DSQ-based 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 an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ended to be mature, and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school types in some items. (2) the coping styl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end to be mature,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types of schools in problem-solving.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Huang Xiting's research on 2000, the coping styl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not optimistic at present; (3) in addition to depression and help, mature defense mechanism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problem solving and help seeking, and humor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roblem solving. In addition to humor and venting and patience, mature defense mechanism h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voidance, venting, fantasy and patience, and there i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and avoidance. In the guidanc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tress response, 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of gender and school type, start with the psychological defense way to regulate the individual's emotion, enlighten the individual's reasonable coping behavior.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positive emotions.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应对是指对压力事件的反应,Lazarus认为:“应对过程是评估、情绪、应对三部分的循环往复。在一个特定压力背景下,评定产生情绪并促使应对,反过来它又影响对情境的再评估,这一过程不断重复,直到问题被解决或情境不再被看作压力情境为止。”[1]181从lazarus的观点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汪金翎;中学生应付方式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1年05期
2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3 郭成;阴山燕;赵慧;;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蒋长好,王一牛,郭德俊,方平,赵仑;积极情绪与压力应对[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严以德;;职校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3 张涛;李祚山;;中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关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刘凌霜;;高职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刘朝莹;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夏凌翔;试论心理学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谢琴;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校别、性别及焦虑水平差异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肖文娥,刘姝昱;21世纪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9 张景华,李越美;中等卫生学校学生特质焦虑的调查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03期
10 王云霞,万明钢;西北初中生应对方式初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田宝;高中生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模式和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志;我国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郭成;青少年学业自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杰;教师问题行为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孔祥荣;初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听力课堂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徐宏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非英语专业学生焦虑情况的调查[D];扬州大学;2007年
4 杨静;大学生应对能力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伦琼;中职生自卑心理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彦;中小学生社会支持特点的初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馨琦;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人际压力及情绪反应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舒幼娥;对Cramer的防御机制评定量表(DMM)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凌云,刘电芝,彭文波,姜雪凤;下岗女性职工自我效能感与再就业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汪玲,雷雳,Tanja CULJAK;效能信念、加工方式和困难应对策略——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及各成分间关系的探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3 张卫东,黄伟清,叶斌;应对的多测评维度的鉴别分析[J];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4 张虹,陈树林,郑全全;高中学生心理应激及其中介变量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5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6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7 陈红,黄希庭,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8 张雨新,方新;大学生应付策略的适应性和身心症状[J];心理学报;1990年02期
9 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年01期
10 王一牛,罗跃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境障碍的特点与应对[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开春;杨雄;;“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关系调查[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1年06期
2 刘斌;;当前高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3 李国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解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4 项莹璐;唐江尧;杨华;章仲利;;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关系的调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肖浩杰;李广全;;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6 易琦;;初探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的建立[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7 褚海滨;;现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8 李劲松;;成功不分先后——谈谈高中生的心理调节[J];青苹果;2003年04期
9 侯春娜;刘志军;张绍波;;达斡尔族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10 刘鹏志;;生死大营救——一例校园自杀直接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及反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蕾;;武汉市高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田青;刘富汗;;新乡市高中生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查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信勇;徐光兴;;高中生的家庭印象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路金声;;高中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惑问题的初步的归类和成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俞承谋;;高中生学习成绩、某些非智力因素及人格特质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王春莉;廖凤林;;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郑胜圣;张泱;郑全全;;高中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潘洁;沃建中;董及美;;高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常模的制定[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侯春娜;刘志军;;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姚美雄;;高中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亚杰 璩静;中日韩美高中生眼中的父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记者 龙超凡;福建未升学初高中生免费学技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夏志涛;日本高中生代表团访问我省[N];湖北日报;2010年
4 河南省虞城高中 刘继峰;克服高中生厌学心理的对策[N];学知报;2011年
5 余文倩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浅谈高中生心理教育[N];汕尾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程熳 实习生 吴止境;热点话题走进90后高中生[N];黄石日报;2010年
7 早报记者 俞立严;用“兰”字组词 200高中生无一答对[N];东方早报;2005年
8 闻沫;“教育荒废”:“荒”在哪儿,“废”了什么[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我们的孩子可能表现更糟[N];文汇报;2009年
10 记者 益西加措;去年八十名大学生一百名高中生受到资助[N];西藏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蕊;高中、中专生非法药物滥用特征及CMER干预模式的短期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肖岑;青少年自我提升的发展及其与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娟;高中生冗思对生活事件和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调节作用——多时段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洁;合肥市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赵晓红;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路径[D];聊城大学;2009年
3 张立;高中生责任心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梅;高中生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燕;高中生积极情绪调查及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胡海燕;高中生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敏;高中生亲子冲突的初步研究及原因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洪丽;高中生利他行为与移情、道德判断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维燕;高中生的物理知识、思维风格与物理创造力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文竹;高中生自我控制的内隐与外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4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0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