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西北的教育
本文关键词: 明朝政府 西北地区 学校教育 书院教育 明代 科举考试 州县 元朝 民族地区 卫所 出处:《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明代西北的教育,在元朝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府州县以及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属下的卫所都办起了学校。关中、陇右地区的书院也较多。明朝政府将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官吏选拔直接挂钩,极大地刺激了青年士人进学读书的积极性。其将学校当作社会宣教的重要场合,又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明代西北的教育不仅培养了大批的统治人才,而且在引导社会舆论,促进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等方面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Abstract]: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education in the northwest of Mi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Yuan Dynast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lmost all the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as well as Shaanxi have been under the command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Office has set up a school. Guanzhong. There were many academies in Longyou area. The Ming government linked school education directly with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official selection, which greatly stimulated the enthusiasm of young scholars to study. They regarded the school as an important occasion for social propaganda. The education in the northwest of Ming Dynasty not only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ruling talents, but also guided public opinion and promoted the unity of ethnic areas. St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also played a huge role.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分类号】:G529;K248
【正文快照】: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方面批评元末的学校弊端太多,学校虽设,名存实亡,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元朝政府尊孔重学的思想和政策。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云:“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使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锡坚;学校教育的尴尬[J];广东教育;2004年12期
2 高敏芳,张萍;关于加快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构想[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3 黄克强;西北地区学校体育调查及其战略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4 王安顺;教育孩子 从平凡开始[J];文教资料;2005年03期
5 郏示德;学校教育的问题与职责[J];中国教师;2005年03期
6 甄慧,贾素霞;西北地区[J];地理教育;2005年01期
7 陶阳;发展畜牧业——西北地区脱贫致富的战略决择[J];甘肃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8 何善平;学校教育计划的结构[J];中小学管理;1991年03期
9 赵敏霞;;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J];班主任;2006年01期
10 李辉明;教育应成为生命的资源[J];班主任之友;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薛平;;西北地区开发中若干策略的反思[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万章;崔学勤;王路;;老年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4 王勋陵;;对当今在西北地区改造生态环境一些做法的商榷[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周普生;陈崇贵;;西北地区退耕应优先还草[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陆大道;;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贾宇平;;抓住机遇 发展西北地区经济[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丁淳睦;;朱晦庵与李退溪之书院教育论比较(提要)[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9 徐维新;张国胜;朱宇蓉;;利用插值资料试做西北地区气候相似区划分[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10 陈岌;谢青;;王守仁书院教育思想浅谈[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所 凌兆福;学校教育应以“大学业”为中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记者 李凯 陈静莹;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步伐[N];汕头日报;2009年
3 ;临夏参加西北地区农业经验交流会三代表[N];民族日报;2009年
4 记者 马勇、顾玲、樊曦;西北地区人口10年后将过亿[N];人民日报;2005年
5 张耕山;加大学校教育力度[N];江西日报;2004年
6 周润智;健全的学校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7 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党委书记 李志春;忠实履行神圣使命 扎实推进学校教育[N];大同日报;2009年
8 陈锐;西北地区器官移植渐趋成熟[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年
9 董晨 顾德宁;学校教育润物细无声[N];新华日报;2004年
10 白石洲中英文学校校长 兰金仁;学校教育应当做些什么?[N];深圳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科伟;西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小燕;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世琦;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10 赵敏娟;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及其制约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俊凤;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地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D];西北大学;2003年
2 马世茹;明清书院教育管窥[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取勉;清代山东学校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相猛;明清时期地方书院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佟庆;1990年以来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梁锐;西北地区高校校园公共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吴昊;闽北书院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雷洪强;西北地区城市广场人性化空间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9 陶建宏;西北地区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陆倩;新电子语言能力的学校教育与社会应用:发展性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43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4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