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师实践性知识前沿理论探讨——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阈”

发布时间:2018-01-23 06:17

  本文关键词: 教师实践性知识 概念框架 研究阈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体系和理论。对比较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定义,找出这些概念之间内在共性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框架并把其划分为五个要素。通过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确定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阈,提供一种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思路。
[Abstract]:So far, there is no clear concept system and theory about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t has a more influential and representative definition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finds out the internal common factors among these concepts. On this basi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s determined and divided into five elements. The research threshold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s. To provide a kind of research train of thought about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虽然国外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Teachers’PracticalKnowledge)的研究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了,但对国内外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成果展开相应的文献检索分析后发现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何晓芳;张贵新;;解析教师实践知识:内涵及其特性的考察[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菁;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发展学校”中教师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许世平;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调查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陈修梅,储红玲;“教学相长”的时代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曹长德;研究型教师刍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汪虹;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8 方新普;杨叶红;;论校本课程开发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9 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焦绪良;;名校的构成要素、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3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龙秀敏;;论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与意义[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有升;被规限的“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旭;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教师业务素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芳;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洁;课程结构的变革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结构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高庆蓬;公办中小学组织特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建平;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6 董涛;教师教学知识发展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危文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体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凤香;一位乡村女教师的故事[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秦喜超;现代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魏金法;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测量工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鞠玉翠;教师教育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J];教育探索;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学军;;OECD教育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及其内容的演变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王淑慧;掌握基本概念 提高实习质量──对部分试讲错误的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3 程素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4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4期

5 曹广勇;;论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育智慧的提升[J];文教资料;2008年09期

6 翟晓菊;;在校本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J];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11期

7 王跃红;王工一;;教师实践性知识辨析及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冯家贵;;试论校本教研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升[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李德华;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从教师生活史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2期

10 田水泉;;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取向的教育实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永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概念框架和教学方法[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2 杜育红;;学校效率:研究的概念框架与计量方法的进展[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立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永;西方教育学知识形态演进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德华;教师实践性知识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威;教师课程领导的概念框架与问题透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谢芳;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引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宇;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青霞;重庆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崔春梅;学习支架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郑彦;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子锋;Web时代个人学习环境(PLE)探究[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6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56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