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庸之道”论教师权威
本文关键词: 教师权威 教师作用 学生生活 中庸之道 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 学校教育 教育活动 组织化 教育理念 出处:《教学与管理》2009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指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也是历史上对教师作用最精辟的阐述。然而,在新的教育理念影响和社会
[Abstract]:This sentence points out the main role of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is also the most incisive explanation of the role of teachers in history. However, in the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指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也是历史上对教师作用最精辟的阐述。然而,在新的教育理念影响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冲击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日趋下降,随着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呼声的提高,有人对教师权威的存在产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荣秀,周险峰;加强师德建设 重构教师权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真珍;王丽娟;;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其构建途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2 高剑英;;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姬蕾;关于“教师权威消解说”的辩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孟庆芬;论新型教师权威[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范士龙;和谐师生关系的促进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金凤;论教师权威的当代困境及其定位[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焱;场域共生: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晶晶;中学生应对师生冲突的方式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政;高校师生关系新问题的反思和对策[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李早华;农村中学干群信任及相关组织变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国秀;关于教师权威的辩证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03期
2 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芳;;伯乐的现代时——新型教师权威导引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3期
2 杨力宇;谭晓灵;;浅谈教师评价与教师管理制度[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3 田玉良;;教师,如何快乐[J];今日教育;2011年Z2期
4 王开东;;教师作用有多大[J];教师博览;2011年08期
5 张光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权威的重塑[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杨英;;我国农村教师权威问题及其超越[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7 周明;;教师权威的另类解读——基于雅斯贝尔斯的权威观[J];教师;2011年26期
8 刘晓利;;浅析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权威的重构[J];才智;2011年22期
9 柯鹏;;改革我们的上课仪式[J];基础教育;2007年04期
10 杨亚昆;;何谓“师道尊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廷萍;周翔;;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2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3 杨韶刚;Charles H.Helwig;;青少年对教养权和自我决定权的判断和推理[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焕章;;杜威理论评价中的非此即彼倾向质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廉串德;;心理测验结果的反馈对教师领导行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娟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践行过程的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7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张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姜河;张永华;;发挥信息技术教师作用,促进校本培训发展[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志强;课改,别忘了教师的苦和累[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杨双全;中小学师生冲突有何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 李长萍;积极建构课堂交互教学文化[N];光明日报;2008年
4 常开发;抓好农村学生素质教育的设想[N];黔西南日报;2008年
5 刘玉江;教育观念必须革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黄文进;“以学生为中心”[N];广西日报;2001年
7 浙江诸暨 章明超 卢微敏;尊重学生“隐性”权利 营造课堂教育公平[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余文森;在新课程中重新修炼[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教不好的学生VS不会教的老师(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杨春茂;教师言行都有教育作用[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沈萍霞;教师权威的困境与出路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沈t,
本文编号:1458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5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