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没有尊严
本文关键词: 教育理性 教师 尊严 教学生 基本价值 内在规定性 社会实践 师生关系 研究者 学校教育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学生弑师、家长辱打教师等事件频频发生,许多教师因此被逼疯、被杀害或被迫自杀,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教师因害怕受到伤害而不敢管教学生的情况。有研究者称,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已成为社
[Abstract]:As a result of the frequent incidents of killing teachers by students and insulting teachers by their parents, many teachers have been driven mad, killed or forced to commit suicide. In some places, teachers are afraid to discipline students for fear of being hurt. Some researchers say the distortions and variations i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have become societie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学生弑师、家长辱打教师等事件频频发生,许多教师因此被逼疯、被杀害或被迫自杀,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教师因害怕受到伤害而不敢管教学生的情况。有研究者称,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已成为社会的焦点。[1]这些事件多半是由学生、家长对教育和教师的不满所致。在相关的评论中,人们要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文,周志艳;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04期
2 胡小桃,李仲阳;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4期
3 卢红学;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与人才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5期
4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6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7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10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琼;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D];河南大学;2008年
2 李金磊;游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价值[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岳;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的价值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健;;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技术的挑战与革新[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年01期
2 费菊梅;;优化教学,约会精彩[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3 陈凤云;;浅谈教师心理品质与学生成长的关系[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4 王丽群;殷汝军;;为理解而提问 让学生开动脑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年01期
5 周文雅;;浅谈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年01期
6 周茂生;;从案例看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生成[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7 王爱菊;申传胜;;开发与利用家长课程资源的方式[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8 周林;邓达;;“地震遗产挖掘、赈灾经验总结”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对灾区学校感恩教育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9 绳珂;李臣之;;建构“生动课堂”[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10 陈铁军;;让爱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J];职业;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家林;;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和声课教学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朴英;;和声共同课教学之构想[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胡丹丽;;和声教学的三个侧重——“和声与曲式”课程教学的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杜晓十;;在理论与实践间徘徊——三十年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声教学述评[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颖雪;;和声教学改革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杨喜平;张玉军;;浅谈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处理技巧[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李兆辉;张大伟;马文英;;在原电池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朱恩;;UNESCO全球微型科学实验项目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王宝珍;刘松艳;周伟红;;非化学专业大学化学绪论课的设计[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李滦宁;赵淑洁;季桂娟;;改革非化学类专业研究生化学选修课教学模式[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方健华;县级教科室:要把金针度与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朱永新;高素质父母什么样[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王兆t
本文编号:1475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75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