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
本文选题:学校转型 切入点:学校文化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摘要】: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随着学校转型性变革的推进和深化,人们对变革问题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和明确,“寻根”的意识也更加强烈。学校文化无论是对教育改革实践还是学校转型实践来说,都是一个根子上的问题。如何改变学校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人与文化的相互建构中实现学校的主动发展是学校转型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 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多所中小学的文化建设为例,探索学校转型背景下的文化生成与更新。经研究,笔者指出,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价值是为了学校中人的发展,所以,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制度层面,还需深入到学校成员的价值观层面: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始终和学校各方面的发展相伴随,学校发展的每一步都或多或少改变了周遭的文化环境。在学校转型性变革时期,学校文化重建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如何重新认识学校文化并展开有效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本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论文第一部分首先在社会转型和学校转型背景下分析了学校文化重建的必要性,考察了学校转型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学校转型背景下存在的各种文化冲突以及冲突的表现;另外,论文还对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实践进行了考察,认为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主要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外引”轻“内生”、重设计轻实施、继承与创新断层等问题。 论文第二部分结合学校变革的实例探索了学校新文化生成的机理。论文首先从历史中寻找学校文化生成的根基,探讨学校历史、名师、学校发展故事以及学校仪式的文化意义,并从这些象征性活动中把握学校文化发展的轨迹。其次,论文重点阐述了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价值观的重建,通过对重建过程的揭示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内在依据。学校新理念的渗透需要刚性的组织制度保障,学校组织往往通过变革活动改变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而重新建立刚柔并济的规范体系。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组织、制度和文化在不同时空维度上进行着互动和双向建构。 论文第三部分在借鉴实践领域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探寻如何建设有利于学校成员生命成长的新文化并提出学校文化发展定向、学校成员参与文化建设、学校文化互动生成三方面的尝试,以期促进实践领域主动创生引领学校发展的新文化。
[Abstract]:School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soul of a school, but also the spiritual pillar of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of change is becoming clearer and clearer, and the sense of "seeking roots" is becoming stronger. School culture is not only for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reform but also for the practice of school transformation. How to change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behavior of school members and how to realize the active development of school in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human and culture is the ke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chool transformation. This research mainly uses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tak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any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s an example, explores the culture generation and the renewal under the school 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ultimate value of the school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 in the school.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culture should not only be on the material and institutional level, but also on the values of school members: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culture is not carried out in isolation, and it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of the school. Every step of school development has changed the surrounding cultural environment more or less. During the period of school transformation, the nee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school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 How to re-understand school culture and carry out effectiv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s an increasingly urgent problem. The first part of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schoo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chool transformation, and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transformation and school culture. On this basis, it discusses various cultural conflicts and their manifest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school transformation.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school culture construct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culture at present, such a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material" and "light" spiri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xternal" "light" "endogenous", emphasizing design and light implementation,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fault and so 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new school culture with the example of school reform. Firstly, the paper looks for the found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school culture from the history, discusses the school history, the famous teacher, The story of school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chool ceremony, and grasp the track of school culture development from these symbolic activities. Secondly,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school values, the core of school culture. By revealing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it provides the intern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culture. The infiltration of new school ideas requires rigid organizational system protection. School organizations often change the member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through changing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school development, school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culture are interacted and bidirectional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The third part of the thesis explores how to build a new cultur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life and growth of school members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d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culture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school membe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This paper tries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field to create the new culture which lea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书业,朱家安;学校文化生态属性辨证[J];学术论坛;2005年05期
2 杨荣;;校长是学校文化的传承者[J];上海教育;2006年07期
3 周国正;;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的核心[J];上海教育;2006年09期
4 赵颖洁;林倩;;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促进人文教育[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周生民;;学校人本管理之我见[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汪理智;;文化管理——校长应追求的管理境界[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郭华芳;;农村学校校本教研文化重在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6期
8 林高明;许元坤;;学校的精神谱系[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8年03期
9 特古斯;;学校文化:问题与思考[J];前沿;2008年03期
10 洪顺刚;;浅谈学校形象与学校文化[J];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如奎;;学校文化建设问题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袁秀硕;;树起和谐学校文化的旗帜[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苏芳;;关于制度与文化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4 苏芳;;关于制度与文化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5 杜成碗;;实践行知思想 传承新旅经验 打造意蕴深厚的学校文化[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6 陈龙法;;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之魂[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马连华;;浅谈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周志芳;;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黄长荣;;用SIS经营学校文化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李庆忠;;文化立校[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淄博四中校长 刘绍华;学校文化是办学的力量之源[N];淄博日报;2008年
2 浙江省嘉兴市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 胡鑫镛;学校文化怎能复制[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丽水实验学校校长 潘正亮;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应扮演的角色[N];丽水日报;2006年
4 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校长 方明江;关注文化,让学校更有魅力[N];绍兴日报;2007年
5 吴景波 王中虎 本报记者 郑大中;依托本土资源 打造学校文化[N];上饶日报;2010年
6 丽水市实验学校校长 潘正亮;建设学校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品位[N];丽水日报;2005年
7 余立生 (作者系江西安义第二中学校长);优化学校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N];南昌日报;2007年
8 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 邵岳平;学习企业经验,培育学校文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扬 宋林 通讯员 沈菊花;让梦想在阅读中放飞[N];郑州日报;2009年
10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铁军;走向文化的几点思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顾志红;中学的组织结构分析及其文化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史根林;名校论[D];苏州大学;2007年
8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宿大伟;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何娟;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重建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孟静;学校文化建设:现代学校发展的新趋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宏伟;论企业子弟学校学校文化的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方志启;新世纪学校文化的使命和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薄祥慧;学校文化建构中校长领导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静文;“微笑行动”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蕴;民族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牛志娟;转型性变革背景下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翟楠;隐藏在“标语”背后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54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5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