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改革领域的三重“迷雾”
本文选题:教育改革 + “迷雾” ; 参考:《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2期
【摘要】:国外教育改革领域中存在三重"迷雾",它们分别是教育改革的迫切性;教育改革的文本掩饰和教育改革的实施程度与效果。如果我们要向他国学习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那么就必须穿过这三重"迷雾"。
[Abstract]:There is a triple "fog"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educational reform, which is the urgency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textual cover-up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degree and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If we are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other countries, we must go through this triple fog.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系;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新课程改革的哲学审视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EAA080258”
【分类号】:G511;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兆兵;;双向适应:渐进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陈修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任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与反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3 张建雷;;试论学校建构学习型组织的价值意蕴——以学校组织变革为分析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邢迎风;;校本研修网络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诗明;;关于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的几点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6 杨燕燕;;国外中小学课程平衡性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7 余秀兰;;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发达国家的理念及其嬗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8 闫引堂;;教育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基于问题史的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9 高楚兰;郑旭旭;;《全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课程方案》之我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10 王军;;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内容改革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洪宇;;中国教育百年改革的经验教训[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张学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与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品性[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方增泉;;坚持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力推进教育创新[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4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玉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陶惠萍;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潘云芸;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研组建设之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芳;“和合型”教研团队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哈琴;双语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盛毓;论学校管理中的文化自觉及其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怡;推进幼儿园教师合作的管理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玉新;宁夏师范学院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娟;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贤体;;驻外使臣与清末教育改革[J];时代人物;2008年10期
2 曾光清;关于中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12期
3 俞继凤;;论旅游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彭佳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J];湖南教育(中);2010年08期
5 李姗姗;;教育改革之灯塔——《学会生存》之旨归[J];新教育;2010年12期
6 马凌远;;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视角下的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7 刘琨;;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中多声部立体节奏的课堂实践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高歌;;新时期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点与教育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21期
9 张忠富;培养创造力是职工教育改革的灵魂[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10 明睛;日本中曾根首相的“教育改革七条设想”[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淑云;;宋代教育改革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胡国柳;张长海;吴顺祥;;基于职业成长视角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设想[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高阜;邵世雷;;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陈传锋;许净露;金一波;;恢复高考30余年来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历史回顾与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关于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推进北京市农业现代的调研报告[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8 高金力;;谈幼儿园园长在教育改革中的应有心态和作用[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心希;;试论林希元对明代封建教育的批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唐国忠 杜良;春风又度“五一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罗燕;教育改革,教师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京川;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方涛;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6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7 郝真鸣;新世纪高校教学园区环境建设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杨可心;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宋云娟;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同辰;高中文理分科与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71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7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