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中的榜样选择及其分类
本文选题:榜样教育法 + 受教育者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09年21期
【摘要】:正榜样教育法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以其形象、具体、生动的直观性与立体性特点,使德育更具可接受性与有效性。但从理论研究状况来看,以往我们对榜样教育的研究属于要素研究,而系统整体大于其要素
[Abstract]:The positive example education metho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in all kinds of schools at all levels in our country. It makes moral education more acceptable and effective with its image, concrete, vivid visual and stereoscopic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situation, our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role model education belongs to the research of elements, and the whole system is larger than its elements.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三角形模型解析[J];学术论坛;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平;试论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陈选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钟万林,唐世刚;浅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4 王利蕊;黎树斌;冯书生;;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葛南;浅议主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6 陈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哲学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2期
7 郑润权;陈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8 廖建梅;;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易莉;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曾艳;试探中国传统修身德育方法的存在依据[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郭凤志;德育文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志军;德育管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马晓俊;科学实验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李尽晖;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文斌;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管理与操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小平;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的研究与教育引导[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继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梅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开发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金鑫;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崔永学;道德的社会环境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自力;弹性学制条件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应对方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邓向阳;关于企业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伯伟;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政涛;在教育与规训之间[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2 柴亚红;;教育者的灵魂是什么——基于凯兴斯泰纳《教育者的灵魂与教师培训的问题》的分析[J];中国教师;2011年13期
3 燕国材;;论“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J];中学教育;2003年02期
4 郑立平;张乐华;;反对还是提倡——倾听关于惩戒的两种不同声音[J];山东教育;2011年08期
5 牛克勤 ,徐建恩;让教育充满智慧[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6 王慧敏;;开辟第二课堂 让个性飞扬[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7 ;声音[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8 司长河;;教育中的情与理[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9 班华;;德育方法的协调组合[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1期
10 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茂忠;沈红;;教育消费的发展与公共政策的调整[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李福军;;略论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周和平;;论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5 张义亭;;浅谈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公明;;我理解的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李光辉;;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8 王新诚;;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德育探索[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朱汉民;;《智育志》导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永祥;;从人本主义看现代德育中的盲点[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厅新闻中心 黄云刚 矣勇;“三生教育”是人的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和发展教育[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2 熊丙奇;教育规划应立足让所有受教育者能上学上好学[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播;一个受教育者的“叛逆”[N];黑龙江日报;2000年
4 金融信息科技专家 陈晓民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教授 潘桦;让受教育者学会思考构筑创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5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彭智勇;教育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9年
6 褚云茂;塑造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N];文汇报;2000年
7 熊丙奇;灰色技能悄然传承 教育者不可不察[N];东方早报;2007年
8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副主任 叶齐炼;维护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记者 吴世勇;我省立法规范民办教育发展[N];辽宁日报;2007年
10 河北省馆陶县寿山寺中学教师 武学英;农村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N];西部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2 芦琦;关于古代受教育资格及权利实现的考察与比较[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伟;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娜;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先义;德育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雷军;教育优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王晓菲;开放环境下的选择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慧;榜样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肖洒;教育基本要素之关系的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长健;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强;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教育创新的启示[D];扬州大学;2008年
5 单希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栾声越;论罗杰斯人本主义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苗田翠;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董岗彪;品德能力及其培养[D];河海大学;2003年
9 顾红萍;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及其模式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于爽;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85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8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