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吴汝纶与张之洞课程观之刍议

发布时间:2018-05-01 15:03

  本文选题:吴汝纶 + 张之洞 ; 参考:《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摘要】:自从洋务教育开设了"西文"、"西艺"课程之后,就打破了以"四书""五经"一统天下的传统课程格局,但是西学课程尚没有制度化、系统化。经过吴汝纶、张之洞等有识之士的努力,1904年颁行了《癸卯学制》,对西方课程的引进开始制度化。文章通过对学制的奠基人吴汝纶、张之洞二人的课程观进行比较,进而反观中国近代课程的嬗变。
[Abstract]:Since the Westernization Education set up the course of "Western language" and "Western Art", it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pattern of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dominating the whole world, but the western learning curriculum has not been systematized and systematized. Through the efforts of Wu Ru-lun, Zhang Zhidong and others, Guimao system was promulgated in 1904,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curriculum began to be institutionalized.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urriculum views of Wu Ru-lun and Zhang Zhidong, the founders of school system, and then looks at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超;;孔子形象:历史知识与社会意识——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董丛林;吴汝纶医药观的文化表现及成因简论[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3 操申斌;近代中国大同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4 崔立中;刘丽娟;;桐城派的德育心理学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屈宁;;方东树礼学思想评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张艳;;汪士铎经世思想探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汪祚民;;《古文辞类纂》李刻本校勘原委与学术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方婉丽;;晚清吴廷栋与方潜之辨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9 吴洪成;李占萍;;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失落——保定莲池书院个案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吴洪成;张彩云;;清代保定莲池书院的办学经费及其效益初探[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达敏;;张裕钊与清季文坛[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晓;;我国中小学课程设计研究的历史演进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廖茂忠;沈红;;民国时期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段芳;;中日近代第一部学制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吴昭谦;;吴汝纶、吴芝瑛传播西学之贡献[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汤仁泽;;关于清代今文经学[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曹春平;;转变“下等人”的“落后”意识——20世纪早期“国语教科书”创编意义简析[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异新;艰难的现代化历程[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生滨;晚清思想文化与鲁迅[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杭春晓;温和的渐进之路-以民初北京地区中国画传统派画家为中心的考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肖佩华;市井意识与现代中国市民小说[D];河南大学;2006年

8 徐林祥;镜与日: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沈庆会;包天笑及其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庆宝;拜伦在中国[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4 廖圣财;扬弃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筱娟;历炼骏骨阅山川[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德权;夏燮《明通鉴》论赞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惠;当前中国高校公民教育的反思与探索[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江荷;清末民初(1862-1918)教师群体近代化历史演进考略[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杜国庆;毕沅与孙诒让《墨子》校勘比较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10 曹娟;谭嗣同仁学体系中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超;二十世纪初两种改革观之论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郭向东;论张之洞《书目问答》及其学术源流[J];社科纵横;1996年04期

3 赵裕忠;张之洞的“中体西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05期

4 张莉,李朝;在实践中理解历史 在历史中体验生活——关于“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J];历史教学;2002年04期

5 刘佩芝;张之洞创办近代钢铁工业得失之我见[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王亮停;张之洞所办民用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J];历史教学;2004年09期

7 冯天瑜;庚子年间的张之洞[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8 黎仁凯;张之洞与义和团运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9 卢世菊;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张之洞[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张晓英;“中体西用”与张之洞的教育改革[J];山东教育科研;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昭谦;;吴汝纶思想特质探析[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义峰;;吴汝纶与《尚书故》[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3 常海成;;清代冀州知州吴汝纶为民减赋禀文初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吴鸥;;关于《吴汝纶尺牍续编》[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根苗;;吴汝纶简论[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佃娥;李树怡;杜发强;;从后现代课程观视角预测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黄伟;;吴汝纶家教思想浅析[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剑华;;吴汝纶和清末中外教育文化交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汪维真;;吴汝纶的近世中西医认识及其对相关教育思想的影响[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思球;吴汝纶匆匆谢世之谜[N];江淮时报;2011年

2 晓方;百年应答张之洞[N];湖北日报;2003年

3 晓方;站在张之洞像前[N];湖北日报;2004年

4 张忠宁;本色张之洞[N];中国保险报;2004年

5 枕木;从安龙走出个张之洞[N];黔西南日报;2011年

6 吴昭谦;吴汝纶考察日本的前前后后[N];团结报;2000年

7 何晓明;毛泽东说:不能忘记张之洞[N];北京日报;2003年

8 桂武;张之洞:读书人的榜样[N];中国商报;2003年

9 刘平;张之洞生活情趣拾零[N];光明日报;2000年

10 罗厚立;原来张之洞[N];南方周末;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元;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课程观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艳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任晓兰;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D];南开大学;2009年

6 何智能;湖南保路运动研究(1904-1911)[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玉勤;晚清汉冶萍公司体制变迁研究(1889-1911)[D];复旦大学;2008年

8 吴微;桐城文章与新学的兴起[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青;综论洋务派的法律思想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珞霞;浅探吴汝纶、张之洞的学术渊源与学制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史煜涵;吴汝纶政坛交游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忠云;吴汝纶与西学本土化历程[D];安徽大学;2011年

4 石娜;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李莎莎;吴汝纶的人际关系与其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哲;吴汝纶教育改革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林林;泰勒与多尔课程观的比较及其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8 付国丽;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9 赵林霞;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现代教育价值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把增强;张之洞备荒赈灾思想与实践[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29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829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3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