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实践导向课程:理念与价值思维
本文选题:教师教育 + 实践导向 ; 参考:《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2期
【摘要】:教师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却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本文在反思和批判我国传统教师教育课程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教师教育实践导向课程的价值基础,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实践导向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Abstract]:Teacher education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ut the current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n the basis of introspecting and criticiz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value foundation of the practice oriented curriculum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and designs a basic train of thought and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oriented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咸宁学院教育学院;
【基金】:湖北咸宁学院2009年教学研究重大项目“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刘铁芳;教育:开放的阐释[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炳书;实践理性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闫守轩,张倩男;“教学田野”:教师成长的沃土——论教师培训的教学实践走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义平;洛克知识论的内在逻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阮成武;整合与分化: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3 杨尊伟;美国教师教育:从“能力本位”到“标准本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龚兴英;日本教师资格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6 杨寿堪;人文主义:传统与现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彭健民;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石维彩;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J];图书与情报;1996年04期
9 魏书胜;刘国华;;“哲学的问题”之历史类型及当代启示[J];长白学刊;2006年04期
10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曾芬钰;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厦门大学;2003年
8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婷;追求那平凡而美好的生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金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万山;“教育是什么”的辩证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宗孝;回归生活:教育范式的历史转换[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崔彦;义务教育为什么要诉求公平[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一芳;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伍文亮;人性及其善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性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8 刘艳宾;从释义学的角度论翻译中母语前结构的负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得功;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10 林顺英;体育教师教育:国际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秦德生;学科融合与建立合理的学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6 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7 吴刚;论教学创新的知识基础[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曲铁华;冯茁;陈瑞武;;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9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Z1期
10 张祥云;教育的人文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Z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军莉;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澜;跨世纪中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2期
2 ;《教师报》第十三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大赛征稿启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06期
3 杨园园;;浅论教师职业定位与教师教育[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年征稿启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7期
5 刘晓敏;;教师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高亚男;;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教师教育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7 李克军;陈君;;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吴小蓉;;从专业化发展视阈看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2期
9 邱国锋;;依托客家文化资源,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嘉应学院教师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创新[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潘海燕;;关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策略的若干思考[J];教育导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2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谢丽惠;;浅论师德建设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袁秀利;;关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技能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张旭东;崔瑞海;孔令伟;宁凯;;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8 田山俊;;中国古代师资养成特点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陈驹;;教学设计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宦建新 通讯员单启宁;杭州首推“教师教育券”[N];科技日报;2003年
2 沙河口区教育局局长 崔冬光;教师教育是立校根本[N];大连日报;2009年
3 北京师范大学 方增泉;教师教育亟待建立国家标准[N];光明日报;2010年
4 ;我市举行教师教育工作现场会[N];自贡日报;2010年
5 赵凤平;绘就大连教师教育新蓝图[N];大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褚清源;破解教师教育发展困境之路[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甄德山;教师教育的创新之路[N];天津教育报;2011年
8 戚业国;变革中的教师教育[N];光明日报;2003年
9 蒋莉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教师教育是看不见的教育生产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德华;我市教师教育工作亮点纷呈[N];咸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腾飞;社会变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苗学杰;融合的教师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翔;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奇;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引领下的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齐丹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4 江海英;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慧兰;英美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肖平;美国教师联盟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洪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中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琛;关于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福海;关于教师学习的理论与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宁静;我国近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34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3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