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本文选题:心理控制源 + 主观幸福感 ; 参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6期
【摘要】:目的:探讨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以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量表法以146名高中生为被试研究了主观幸福感、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内控个体比外控个体体验的幸福存在显著差异,而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对主观幸福感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结论:(1)相关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2)内控的个体比外控的个体体验更多的幸福,而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3)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对主观幸福感的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而且社会支持的作用要更大。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locus of control and social support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ubjective well-being, locus of control and social support was studied in 146 high school student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happiness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dividuals, while the standar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of social support and locus of control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 we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 (1)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2) the internal control individuals experience more happiness than the external control individuals, and the difference reaches the significant level. 3)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support. The effects of locus of control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re significant, and social support is more important.
【作者单位】: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任志洪;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李艺敏,李永鑫,李惠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3 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锋;毕重增;陈本友;;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A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潘润德;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1期
6 陈树林,郑全全;应激源、认知评价与抑郁障碍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7 严标宾,郑雪,邱林;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闻捷;郭怡;王小同;陈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蒋红;宋玉美;张澜;;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张磊;殷恒婵;王茜;傅雪林;;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宋斐;;关于幸福感的再认识[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朱国文,蒋关军;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6 齐原;;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9期
7 王亚军;刘毅;;“社会支持理论”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友工作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8 庞强强;刘迎辉;刘洋;李杰;;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5期
9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10 全宏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2 魏俊彪;王体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邵淑娟;王敬群;窦温暖;;中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学俊;;城乡居民的文化取向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调查[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5 耿晓伟;张峰;李纯;;农村居民幸福感问卷编制及效度验证[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海燕;综合性医院临床医生幸福感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曹经纬;在华跨国公司外籍高管跨文化适应的压力及应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蔡理;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基于心理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传新;抑郁症的躯体疾病共病及神经内分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田若飞;社会控制论视角下的教育与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梅;烧伤并发抑郁情绪认知加工特点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彭志越;高校学生社会支持的发生与扩展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丁月华;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喻妍;5-HT_(2A)受体、NET、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关联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咏梅;功能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罗靖;高师生挫折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谢烨;青年员工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贞;硕士研究生适应性、社会支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毕荣;知识型员工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解徐超;福州市特警职业承诺和主观幸福感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万莉;进城务工保姆幸福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丹伟,刘红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于静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肖建伟,石国兴;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胡洁,姬天舒,冯凤莲;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5 杨海荣,石国兴;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6 石满,丁新华;军校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7 谢倩,刘建芬;军队护士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4年02期
8 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4年02期
9 陈文莉,王光状,褚庆柱;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原;;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6期
2 曹科岩;曾亚纯;;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3 朱晓坤;翟瑞龙;;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4 曾九江,叶金辉;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林珠梅;高华;;初中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6 赵勇;;谈高职专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才智;2011年17期
7 蔡琼华;肖央;;惠州市小金口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3期
8 邹琼;梁小威;;工科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年12期
9 高长松;;大学生人格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永健;吕航;肖海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浦玲;吴远;;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实践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晓峰;许思安;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春花;王大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邹君;申继亮;;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福军;施昕强;王平;;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舒娟;;城郊中老年失地农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任杰;杨秋娟;祁禄;;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元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郑小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文立;博物馆社会支持力市场培育开发的意义[N];中国文物报;2006年
2 焦兴奋;关于我区“塞上农民新居”建设的建议[N];华兴时报;2010年
3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贺春兰;用开放的组织形态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声东;社会支持:这个不能没有[N];解放军报;2009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人的主观幸福感从何而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 沈翔慧;怎样应对急性创伤应激障碍[N];上海科技报;2008年
10 ;感谢国际社会支持援助中国抗震救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淑霞;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照顾及主观幸福模式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夏瑛;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金莲;中学教师繁殖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青;高中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丹伟;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价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莉;人口统计学因素及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宁;西安地区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晨;两地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现状调查[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有强;免费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及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傅湘华;长沙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巍;青年军官主观幸福感和婚姻质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红;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1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5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