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远程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召开
本文选题:教师教育 + 发展中国家 ; 参考:《教育学报》2009年06期
[Abstract]:......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学新;教师教育体制变革发微[J];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05期
2 杨景海;论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胡志坚;中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三重困境及应对策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4 包国庆;教师职业教育的前景观察——关于教师职业的系统论思考[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北京教育学院《科学发展观与首都教育战略》课题组;科学发展观与首都教师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2期
6 冷瑾;王燕艳;;推进师德建设创新 加快教师教育步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年01期
7 魏景;;教师教育中的反思性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要刊速览[J];教育;2007年16期
9 王广新;;教师教育博客的评价原则[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6期
10 ;长宁区创新体系开展教师教育[J];上海教育;200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志武;;教师教育空间模式的转型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2 吕春菊;薛瑞香;;爱的真诚中[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姚建国;;立足国情 放眼未来 尽快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教育制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谢丽惠;;浅论师德建设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袁秀利;;关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技能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张旭东;崔瑞海;孔令伟;宁凯;;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8 田山俊;;中国古代师资养成特点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陈驹;;教学设计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查卫平 编译;美国呼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马朝宏;老师的希望在老师的老师那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河北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课题组河北师大 徐莉;走出“小师范”的圈子,走“大教师教育”道路[N];光明日报;2004年
4 碧特瑞丝·阿瓦勒斯;怎样培养21世纪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安徽省怀远县实验小学 邵志武;新形势下的教师教育[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明华邋花懿隽;美国的教师教育缺了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苏婷;课程改革声声呼唤 教师教育步步跟进[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马朝宏;老师的希望 在老师的老师那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记者 续梅 苏婷;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徐今雅;看发达国家学士后教师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腾飞;社会变革背景下南非的教师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苗学杰;融合的教师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翔;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奇;教师职业自我概念引领下的自主专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齐丹丹;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4 江海英;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慧兰;英美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肖平;美国教师联盟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洪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中英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琛;关于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福海;关于教师学习的理论与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宁静;我国近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67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6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