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及启示
本文选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共性 ; 参考:《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1期
【摘要】:因社会制度和国情的不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内容。各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制定上有共同之处,同时又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注意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
[Abstract]: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social system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its unique connotation and content. There are common points and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goal sett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reveals that we should always adhere to the class and political nature of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moral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hierarchy of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m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9008)
【分类号】:G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素平;公立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分权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2 李兴业;;法国高等教育文凭与学位制度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陆兴发,刘淑杰,翟德智;法国高等教育自治制度及其运行模式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沈佳乐;中央集权与大学自治——论法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5 牛道生;德国师范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6 刘宝存;洪堡大学理念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7 张丽;现代化冲击下的法国教育[J];史学月刊;2003年12期
8 沈春英;试论公民意识的增强与公民教育的推进[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郑春生;20世纪60年代法国高等教育改革与问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马凤岐;;受教育机会平等:不同的标准[J];教育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赛英;中法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李勇;大众化背景下中、德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变革措施的比较及启示[D];东南大学;2004年
3 额尔敦巴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运行模式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邢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培训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钟佑洁;德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 王森;范例教学在高校武术专业腾空动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桦;中德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傅芳;西欧大陆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杜芳;课程视野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屹;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2 陈秀鸿;;中外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异同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7期
3 吴冬梅;美国与新加坡道德教育共性研究[J];求索;2003年05期
4 徐行;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曲汉青;李菲;;试论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和共性[J];文教资料;2007年08期
6 杜萍;孙小利;;教学智慧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初探[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2期
7 张鹏;王臻臻;;案例中理解个性化教育[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1期
8 张春玲;;古今教师品格比较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李功科;姜炳坤;;推进创新教育必须正确处理五个关系[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10 谢乔荣;论学生个性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蒋冰海;要重视个性教育[N];文汇报;2000年
2 余荣伟;新一代教育资源解决方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3 刘运东 王玉林;教案改革:共性与个性的统一[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李昌联 万成龙;凉山州政协为甘洛教育鼓与呼[N];四川政协报;2008年
5 记者 杨芝娟;推进我市校园文化建设科学跨越发展[N];郴州日报;2009年
6 邓海建;“最牛班级”是让人脸红的“奇迹”[N];工人日报;2010年
7 常组;常熟市率先为远教站点配备“家庭医生”[N];江苏科技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宗成;论班级共生系统及其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48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4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