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自信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9 14:52

  本文选题:大学生 + 自我概念 ; 参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摘要】: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个人评价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自我概念各因子中,女生的道德伦理自我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自我批评显著高于女生;正常家庭大学生在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总分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正常家庭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理自我和自我认同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学生自我概念中的所有积极因子与自信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批评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Abstract]:Self - concept scale , personal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and 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358 college student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ores of students ' self - concep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 - normal families . All positive factors in college students ' self - concep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 - single - child college students . All positive factors in college students ' self - concept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 - confidence level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gative coping styles , and self - criticism factor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gative coping styles .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涛;李祚山;;中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关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兰文杰,宛容;从西尔斯的发展理论看儿童人格的形成和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平;;自我概念研究述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符明秋;不同项目的自我观念差异研究——国内部分优秀运动员“20问”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韩桂风;对我院运动训练专业99级学生自我概念的调查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李祚山;;大学生经济自立的内容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成云,卢清;当代大学新生与毕业生自我概念特点的比较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朱晓红,马莲;论自我概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孙灯勇,郭永玉;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周爱琴,石淑华;儿童自我意识的理论模型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年01期

9 林琼芳;高年级大学生自我概念特点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康丹,朱念琼;自我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护理学杂志;200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佳琳;高职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莉;青少年道德自我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邱达明;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整体自尊、生活满意感及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玉秀;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5 宋鸿雁;视障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概念和个性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8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海咏;儿童欺负行为与自我概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祚山;听觉障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张涛;李祚山;;中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关系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凌霜;;高职医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陶琴梯,杨宏飞;高中生的自我概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5 王振宏;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6 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7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8 姜乾金,黄丽,卢抗生,娄振山,扬爱如,陈慧,毛宗秀;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雒力静;李春报;周爱保;杨娟;何随福;;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在完善大学生自我概念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2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3 刘荣先;;大学生就诊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4 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5 高燕;赵乃迪;苏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6 谢彦彦;;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初探[J];才智;2011年17期

7 郭瞻予;;大学生自主性研究历史与现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郭中然;;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3年11期

9 朱博;;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的因素[J];才智;2011年23期

10 张小丽;;大学生焦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6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李舒蕊;“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 柯狄祖;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因素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10 杨仕进;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2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82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4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