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9 19:56

  本文选题:大学生 + 生活应激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09年06期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应激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和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life stress level and their mental health, som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of student life stress questionnaire (SLSI) and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and corresponding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Accordingly,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社区护理教研室;延边大学护理学院人文护理学教研室;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嘉文,周东斌,利俊荣,陈莹,黄明枫;大学生生活应激与自我监控状况调查[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师晓宁,刘晓红 ,李川云 ,徐燕;大学生应激源评定现状及思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莉,刘广珠;大学生生活事件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1期

2 钞秋玲,汪萍;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3 叶明志,王玲 ,温盛霖 ,陶炯;不同个性特征医学生自我评价水平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4 师晓宁,刘晓红 ,李川云 ,徐燕;大学生应激源评定现状及思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5 郗浩丽,王国芳;青春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0期

6 李永鑫;周广亚;;大学新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程婧,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研究述评[J];青年探索;2005年04期

8 陈洪震,张波;石家庄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调查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范玉宝;力量锻炼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10 何颖,季浏;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中介变量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许明;大学生心理应激事件评定量表编制及相关分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凌宇;民、普高校大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生活事件相关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月芬;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实证研究:应该自我与实际自我的差异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师晓宁;军校医学生的日常困扰评定及心理应激因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8 张桂萍;石家庄市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编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冯秋燕;大学生身体意象及其与抑郁、社交回避苦恼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10 李玉荣;中学教师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泰,刘占军,刘士山,王玉花;高校贫困生负面心态特点及教育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5期

2 郑延平,赵靖平;医学生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 Ⅰ、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9年04期

3 时松和;大学生心理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4 陈文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5 范妮,肖丰,杨少文,冯泽永;医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6 涂星光,李春轩,张河川,赵虹,李宁;社会家庭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校医;1996年04期

7 王金云;环境对儿童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李伦,王谦;大学生心理应激生活事件与应付方式的特点[J];医学与社会;2000年02期

9 李晶,刘根义,潘红娜,胡建勇;医学生个性、紧张性生活事件及心理卫生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年02期

10 王宇中,冯丽云,王志铭,李克均,张国强,杨中华,肖战峰,何文高,王保娣,薛志芬;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2 刘荣先;;大学生就诊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3 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4 高燕;赵乃迪;苏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5 谢彦彦;;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初探[J];才智;2011年17期

6 郭瞻予;;大学生自主性研究历史与现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郭中然;;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3年11期

8 朱博;;浅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的因素[J];才智;2011年23期

9 张小丽;;大学生焦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10 罗晴;樊珂;;大学生自尊水平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艳蕊;伍新春;;网络类依恋问卷编制及初步调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韩红艳;;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6 实习生 周晨昕 记者 姜澎;两个好消息 不要一块说[N];文汇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张杭;“6·25”大学生杀人事件心理调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李舒蕊;“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N];大众科技报;2006年

10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 柯狄祖;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怡;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及其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5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因素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083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83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0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