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外教育政策三十年变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吕同舟;;改革开放30年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回顾[J];中国德育;2008年11期
2 萧宗六;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J];人民教育;1997年11期
3 张新平;简论教育政策的本质、特点及功能[J];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朱黎丽;;文艺培训活动中的美育与德育及方式方法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闵永新;;灌输原则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正确运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曾晓洁,司荫贞;北京与东京校外教育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5 李晓强;;论超国家教育政策的功能——以欧盟的教育政策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6 曹惠容;;新加坡教育投资政策的特点——兼论其成功的原因[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7 谢维和;论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8 朱国华;蔡锵;;普通高校“以人为本”课外体育工作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9 李庆刚;论中国教育现代化中的依附性问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夏悦怡;;高职职业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J];才智;2009年2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超;;为学不做媚时语——《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评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李葆春;;“话语”和“话语分析”——界定与分歧[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莉方;张娟;丁秀棠;;超国家层面的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政策变迁[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6期
4 郑子莹;向咏;;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变迁与路径选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刘源;;话语分析与阅读理解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6 刘源;;习语分析与话语分析[J];学周刊;2011年28期
7 侯建波;孙静怡;;概念隐喻与意识形态关系研究:以甲流话语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欧阳燕;;基于话语探讨衔接和连贯的关系[J];海外英语;2011年08期
9 王亚平;;大学英语教学语言话语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期
10 尤芳;;英语教师的话语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英敏;高峰强;;隐喻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意义[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中都;;范代克的宏观结构论和英语篇章教学[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毛浩然;徐赳赳;;Widdowson和“前语篇”概念——《语篇,,语境,前语篇——话语分析中的关键问题》介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晓叶楠;林丹华;;“神奇的心灵捕手”:对华语影视作品的心理医生形象建构策略的话语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君均;;转喻与话语分析的语用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静敏;;活跃在法律实践领域的话语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易美珍;;幽默的预设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侯敏;孙建军;;面向汉英机器翻译的句组研究[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周佶;徐薇;;对“5.12”大地震后《纽约时报》和《新京报》相关报道的媒体话语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冯捷蕴;;北京城市形象与全球本土化的研究——以话语分析为视角[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甘莅豪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隐喻:媒介话语分析的利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刘津;多向度的话语分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3 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 施旭;“批评话语分析”具有文化特殊性[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林小英;教育政策“失效”了吗?[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周炜;西藏语言政策变迁及藏语文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顾曰国;话语、权力与话语剖析[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北京大学 陈汝东;话语学研究现状与趋势[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顾曰国;话语研究纵横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陈力丹;深刻地理解新闻[N];学习时报;2004年
10 王晓洁;寻找经历 寻找生活[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任俊英;典型报道的话语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3 王又佳;建筑形式的符号消费[D];清华大学;2006年
4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英玲;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顾斌;上海房地产市场政策变迁与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张玉芳;演讲话语象征性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陈群;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思困境及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车敬子;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及其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于天昱;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向阳;电视新闻话语分析举隅[D];暨南大学;2000年
2 袁建英;奥巴马公开政治演讲中身份构建的共时与历时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3 楼淑娟;国际电子商务B2B平台在线交流话语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4 王娟;英语语言中公共场合下言语交谈的性别差异[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蒋莉华;从话语过程的角度看口译[D];四川大学;2003年
6 唐文俐;对海明威的作品“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中人物对话的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倩;美国黑人英语中说唱音乐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希茹;话语分析与听力理解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辉;分析话语标记语的能力对交替口译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董素蓉;隐喻的语篇功能[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75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7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