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符号创新的教育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13:37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的建筑发展急需确立自身的身份定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语汇完美融合成为建筑形式实现创新的一种探索途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在形式上突破了中国传统的设计语言,结合了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符号,形成一种新的建筑设计语言。象山校区在色彩、材料、形状、建筑布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的思想和语汇,形成一种独具当地建筑风格特色的建筑群落。建筑师王澍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的观摩,领会传统中国文人对建筑营造的思想,并试图将江南民居的建筑形式与校园建筑进行结合,将校园建筑群以民居院落的形式加以表达。在建筑材料上就地取材将具有历史感的废弃瓦片集中使用,使新建筑具有了历史的回忆,很好地联结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场景。而对传统建筑手工艺的重新拾起,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再寻找,更是对传统手工艺的再定义。从他的设计创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最终理想是通过他的建筑作品,能够使人们回归自然,找到身体与心灵的停歇处。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的模式化,造成建筑整体设计流于形式,忽略了建筑不仅是为人提供遮风避雨的地方,也是人类心灵得以安放的物理空间。而在象山校园的设计上,他试图以实验性的方式为当代人找到适合的居住空间,找回已近消失的诗意生活。面对当今中国大多数城市所出现的“千城一面”现象,所形成的建筑形式单调乏味,建筑师过于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却忽略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习惯,缺乏对生活的深入理解,造成了建筑缺乏地域特征及文化内涵。本文以建筑师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筑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建筑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他的作品如何跨越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冲突,实现当代的有机融合。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对研究的背景、现状、方法等进行系统阐述。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概述,主要是论述了文章中涉及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群的地理环境、建筑概况,并总结了建筑师王澍的生平及获奖情况。第三部分是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筑设计形式符号创新的研究,具体体现在建筑的空间、布局、外观形状、色彩和材料上。第四部分是进一步深入分析象山校区建筑群实现建筑形式创新的设计手法及思路,从而总结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形式成功融合的一种实践经验。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形式成功融合的经验,对正处于迷茫探索中的中国建筑行业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一种教育与启发意义。第六部分:结语。对研究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果。
【图文】:

照片,自然形式,本土建筑,学区


学建筑与城市规 图 1-1 王澍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取得担任博士院长。2002 年,他出版了专著《设计的开始》。"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2011荣誉教授,做了题为"自然形式的叙事与几何"利兹克建筑奖。2013 年,美国当地时间 2013全球 100 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中国美术学区建筑群的设计,笔者于 2017 年 9 月下半旬进行实地调研,并拍摄了一万多张的照片与 40物馆、宁波美术馆、宁波鄞州公园的五散房、中心广场西

照片,宁波,博物馆


学建筑与城市规 图 1-1 王澍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取得担任博士院长。2002 年,他出版了专著《设计的开始》。"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2011荣誉教授,做了题为"自然形式的叙事与几何"利兹克建筑奖。2013 年,美国当地时间 2013全球 100 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中国美术学区建筑群的设计,笔者于 2017 年 9 月下半旬进行实地调研,并拍摄了一万多张的照片与 40物馆、宁波美术馆、宁波鄞州公园的五散房、中心广场西为 4.53 平方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24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J];中国勘察设计;2018年05期

2 郭静;;青岛里院建筑保护利用探研[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3期

3 吴国源;周庆华;;中国建筑传统的思想特征及其解释方法问题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4 ;吉达,通往麦加的门户[J];文明;2017年Z1期

5 陶宗震;;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建筑的艺术风格和民族形式问题[J];华中建筑;1987年04期

6 李敏泉;;传统——一个永恒的“现在时”(对建筑“民族形式”的再认识)[J];新建筑;1987年01期

7 芦原义信;尹培桐;;续街道的美学(六)[J];新建筑;1987年04期

8 孔勤;;中国佛塔史话[J];法音;1988年06期

9 侯幼彬;;文化碰撞与“中西建筑交融”[J];华中建筑;1988年03期

10 陈伯冲;;传统学、文化与建筑[J];新建筑;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晓东;;建筑更新的观点与方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蓝戊己;;移位技术在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中的应用[A];中国民族建筑2017年11月刊(总第168期)——城市更新 文化传承专刊[C];2017年

3 李晓杨;;中国早期土坯建筑发展概述[A];文化遗产与公众考古(第一辑)[C];2015年

4 高琛;;营造的智慧——南捕厅传统建筑修缮保护工程中的适用性技术研究[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5 郭维钧;;建筑由智能化到数字化[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方佩岚;《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发布[N];建筑时报;2018年

2 李宝才;古建筑:凝固在大地上的华美乐章[N];检察日报;2017年

3 李武英;从建筑选秀论创作生态[N];建筑时报;2009年

4 伯克;重拾现代精神 再释建筑自由[N];中华建筑报;2009年

5 胡虹娅;彭培根:培养科班和赤脚建筑师的建筑师[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娄立平、王志强;中国建筑语境遭遇“强权”[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7 张同吾;建筑的包容与变幻[N];检察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韩云峰;是建筑更是展品[N];大同日报;2019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牛建宏;寻找失落的民族建筑传统[N];中国环境报;2004年

10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 金磊;在国民教育中普及建筑文化[N];中国青年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戴路;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D];天津大学;2004年

2 姜娓娓;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D];清华大学;2004年

3 汤朝晖;相容建筑[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4 王育林;现代建筑运动的地域性拓展[D];天津大学;2005年

5 孟彤;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间观念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6 赵慧宁;建筑环境与人文意识[D];东南大学;2005年

7 王奕伟;绿建筑评估指标适用性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王又佳;建筑形式的符号消费[D];清华大学;2006年

9 赵劲松;建筑的原创与概念的更新[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丁村明清民居及其建筑装饰演变[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2 袁美玲;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符号创新的教育意义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年

3 蒋逵欢;商业背景下传统一颗印建筑更新利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4 谢骁;基于材料表达闽南建筑地域性传承解析[D];厦门大学;2018年

5 刘本丽;基于分形建筑美学角度的当代小型商店建筑外立面设计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6 陈扬;北京地区山地汉传佛寺建筑空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

7 谷文静;基于知觉体验的建筑界面材质表现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

8 刘一琳;中国当代南方拱形大跨竹建筑的演变及应用拓展[D];湖南大学;2014年

9 侯凌超;传统材料肌理对地区建筑文化表达的影响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

10 陈强;永靖白塔寺川传统建筑技艺传承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39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639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2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